摘要: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科学科目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探究。在教师进行讲授科学科目的课堂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将科学科目的学习与道德观念进行有机的联系,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本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培养道德观念。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道德观念与小学科学教育之间的相关联系,教师在制定科学科目的学习计划时要将道德价值融入其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呈现:一、在学生充分了解科学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德育构建在往上的一个层面;二、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在课堂当中,要尽可能的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在学习科学科目也是如此,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在融入一些德育的知识丰富学习内容;三、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课堂呈现,充分发挥科学的进行德育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德育
引言:小学科学是涵盖了多门学科知识的一门学科,在进行小学科学学习的阶段,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就是要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并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此项目标我们可以明确,相关部门提出在小学生学习的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科学课程的本质上来讲,小学科学就是一门认识社会的学科,它通过科学的目光,采用科学的手段,来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与德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讲授科学课程的同时,也要掺杂德育的知识传输,这是需要教师引起重视的环节。
一、在学习科学的同时渗透德育德育意义
小学科学是比较复杂的一门科目,因此在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比如包含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化学原理等内容,总的来讲,它的生活性、实践性都很高,重在强调的是世界的和谐统一,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了综合性的一门学科即科学。如此特殊的课程,教师在进行科目讲授的时候,要采用的方式也会与传统的方式有所不同,科学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科目,需要教师先从宏观铺垫开始,帮助学生整体的浅层次的认识什么是科学,科学分为了几个部分以及要讲解的内容等方面来进行划分。目前,相关部门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而在小学阶段,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就是科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入科学科目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通过学习科学的知识能够对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可以判断出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情的对与错,初步形成一定的道德理解,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能够对道德有更加深入、更加宽泛的了解,也能明确在生活中面对事情时应当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另一个方面,学生可以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情感体验,能够对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对法律有更高的支持感。
二、科学学习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根据总结小学科学科目的学习特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总结了几点在小科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结合教材,找共同点
其实对于德育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是将德育与小学科学的学习进行有机的联系是当前学者和一线的教师很关注的话题。传统的德育学习很难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小学科学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因为,它与生活中联系的十分紧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什么,而且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机的联系,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同学们培养道德意识。将小学科学科目比较有趣的地方与德育进行联系,从而可以设计出既能够在课堂中吸引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达到进行德育的目。因此,找科学与德育之间的联系就十分的重要,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了几下几种方法。
1.1整理教材顺序:此种方式的步骤也就是将科学课本中原有的章节安排打乱,通过与德育相结合以后,再编排出合理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顺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的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相联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善于利用编排好的教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知识,树立科学学习的观念,还能够将教材中所包含的案例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依据。因此,在进行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性的将我们应当遵守的规则、秩序等与教材中额案例相结合,从爱国、诚信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2合理利用教材: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政治热点对编排好的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科学科目的学习与德育的学习达到有机的统一。在讲授科学知识时,渗透德育的知识,不仅仅要从教材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讲解,而且还需要教师勇于创新,立足于教材,但是却不局限于教材,这就需要教师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尽自己可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的内容,提高讲授内容的有趣性,迎合德育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3科学利用教材:将德育的知识与科学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理念。帮助学生在分析事情的时候,能从客观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的不掺杂个人情绪,从而影响判断的结果。当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各种与道德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利用自己的观念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以学生为本
对于单签的教育特点来讲,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的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以德育为例,如果单纯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就。但是,如果将德育渗透在小学科学内容的学习当中,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好玩、好奇、好动,思考方式也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明确趣味教学是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比如,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时候,可以着重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刚刚我们提高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作为教师也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感受身边的科学,从而在其中渗透德育的知识。
三、结束语
对于当前的教育活动而言,科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会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小学科学科目的学习内容也是进行德育学习的重要基础,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在世界中快乐的成长。小学科学与德育结起来形成的内容是十分有价值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当前我们应当做什么样的人,还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未来要成为人的目标。在明确完目标之后也会帮助学生明确,为了要成为想成为的人我们所需要的做的努力。还会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对待生命应该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对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事情应该采用怎么样的处理方式等问题。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以德育的滋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科学知识与德育相结合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何佳晶.探究德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9-20.
[2]王秋芳.试析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之新与行[J].上海教育科研,2018,(2):61-64.
[3]祝守宏.例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