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罗佳
[导读] 职业学校在现代生活的大环境下,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栋梁之才、促进中国发展
        摘要:职业学校在现代生活的大环境下,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栋梁之才、促进中国发展,称为了它的重任。随着时代、环境、信息化的发展,职业学校的生源也产生了一系列变故,很多学生不再一味的选择文化方向,而选择工科方向,对于特色教育越来越被推崇,对于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让职业教育稳步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应该进一步确定办学目标,选择更正确的专业设计,采用更正确的教学方式及课程体系,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根据社会与国家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有效对策;研究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不再稀缺,而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少,近年来,国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型人才。职业教育就面临要革新的问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及水平,对于提高教育的有效对策是相关教育机关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思考的方面。
        一、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发展至今,职业教育的生源、师资越来越黯淡,教师方面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而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显著,职业学校生源结构不得不发生变化,这也要求着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来满足当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1.职业学效的教育师资不稳定
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发展及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教育路上的试水军,它
弥补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是除文化课外的另一个选择项。但是在立法方面,对于职业教育方面存在些许漏洞,在许多方面也就制约着它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薪酬不高,同时社会对职业教师的地位认同感不高,于是也就无法长久的留住教师在此任教,导致教师流动性严重[[]]。
        2.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更贴,使得部分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及时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导致教育有延迟性,而又存在有的学校属于以理工科为主的应用学校,但在招生计划中文科生缺占据着一半还多,专业的设置不符合学校的定位,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教育。许多职业学校都存在这种问题,而如果人人都这样抱团取暖,职业学校的未来岌岌可危,职业学校的教育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再有一方面则是办学的成本不足导致职业教育质量受限,高端技术型职业学校的办学及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一系列政策的不完善,导致部分特殊职业学校(如企业办学的职业徐晓)除学生本身所交的费用外几乎得不到政府的资金支持,这也从侧面导致部分职业学效盲目的追求生源量,哪个专业火就办哪个专业,从而忽视自己本校所注重的专业方向以及师资的实际情况。
        3.注重外延,忽视内涵
        近年来,部分省市职业教育在迅速扩大自己的规模,虽然其规模大,但是他并不是职业教育的强省,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扶持力度小,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自身忽视内涵。这种方式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符合国家对教育行业的要求。
二、提高办学质量的建议
        1.创新学校体制,稳定师资力量。
        国家在人大会议上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这个改革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对教育的职业教育机关的教师有很大好处,从而也侧面保住了职业学校的师资,而学校也应该让老师有更好的发展规划,每学年或者每学期制定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加强本校的教育特色,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2.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特色办学。
        3+1模式是许多职业学校实施的教学模式,三年的理论学习,一年的实习,这解决了招工困难问题,和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而又有很多中职院校同构3+2模式,让学生除了能拿到中专毕业证以外还能通过两年的继续深造取得大专毕业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及家长的兴趣,扩大职教生源,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出现,也让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让人才培养有据可依,让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实现学生毕业后百分百对口就业。
        3.学校在教育方面应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转型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学习方面,和怎样解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在专业方面体现特色注重教师的知识面,引进优秀人才来加强教育团队的含金量。
        三、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注重人才市场的需要,市场所需要的就是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需求,而同样的学校对专业的不同也有注重培养的侧重点,这样才会与社会的需求相对应。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及擅长一面的发展,满足学生自身的同时也满足社会需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2.专业的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
        时代发展至今社会瞬息万变,市场需求也极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行业种类越来越多,人才需求量也随之变大,专业对口是现今要注重的问题。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应注意专业的适用性,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该取消就取消掉,有价值则留下。在设置专业时也可以向人才市场,或者向各企业部门询问,对人才的需求,充分了解市场社会所需的人才,进而设置相关专业。在设置专业方面注意的两方面:一方面专业设置是学校针对设会需求而设立的,所以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求专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优势,除此之外专业设置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专业设置要注意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专业水准高人数要少,专业水准中等的人数多一些,从而始应社会需求。还有专业梯度,专业面宽人数多,专业面窄人数少。最后是专业之间的联系,专业的科目要单独设置出来,方便教学,公共科目集中设置。也给学生的选择面广一些,选项多一些。
        3.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品德的培养
        在过去,学生在学校接触的东西及知识是有限的,没有适合的环境机会去学习更深层面的东西,也缺少动手的机会导致在实践时经常做不好,也就没了创新的能力,思维也变得呆滞不积极。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熟练的技能,在人际关系中交流灵活,有创新的头脑,方方面面都的到发展。要做好这些就要做到: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文明也在不断对人们提出高要求,对于从职业院校走出去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品德修养,只有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真正彰显大国工匠的气魄,因此在育人方面一定是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2)将传统的知识与未来的知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供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到传统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新的知识,不仅要提供自学的条件,还要提供网上的学习,使学生全方位的学习专业的知识,培养自主能力[[]]。
        (3)正确处理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将二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知识结构复杂,只掌握一种知识很难再社会上立足,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学好专业的知识外也要学会一些其他的技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及适应能力。
        (4)除专业知识外,学生还要学会一部分社会知识及经济知识,具有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对人际交流处理人际关系等,学校业应该根据这些方面结合专业一起教给学生。
        4.社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型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方面,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实习方面的实践,实践主要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理论和实践的转变的过程,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些资源优势使学生可以去参观学习和实践等,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实践,使其到社会上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
        结语:
        学习是时代发展必备的东西,职业教育也占据着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教育的提升,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风.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效途径的探讨[J]. 青海交通科技, 2007, (003):59-60.
[2].李铁林. 试论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教育与职业, 2003, (011):14-15.
[3].尹晶哲. 职业院校数学教学质量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8, (007):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