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各个教学阶段,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立足于其学习兴趣设置课堂活动,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就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1初中地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里面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够突出,探究式学习能力无法被充分激发出来,课堂活动参与程度不足。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提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很多教师的提问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很害怕老师提问问题,这将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抑制学生的学习信心,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1]。
其次,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被抑制,缺乏足够的自学时间和自学空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互动,地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只有推行探究式学习模式,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体学习意识[2]。
最后,师生之间缺乏了解,探究式课堂思想渗透不足。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人们特别注重尊师重道,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观点言听计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学校教育主张个性与开放,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们的个性和观点,与学生敞开心扉沟通和交流,求同存异,尊重不同观点和意见。然而,很多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了解,二者之间的信任程度不足,这导致探究式课堂思想难以渗透,阻碍了课堂质量的提升。
2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的地理课堂构建现状来看,填鸭式教学仍然是一种主流的方法,极大的扼杀了学生们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大力引入探究式学习模式,大体上而言,探究式学习的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教学中课堂主体是老师,新时代的探究学习模式下,学习主体为学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置课堂内容,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当起到良好的引导性作用,当学生遇到复杂问题难以理解时,教师要及时指点迷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3]。
其次,学生发展方向得到了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学习知识为首要目的,在新时代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中构建专业素养,提升综合实力为首要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学习被弱化,相反,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要以学好知识为前提。
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升级。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为被动式学习,完全听从老师的讲解,思考不足,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将会拥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更加积极的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目标,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4]。
最后,教学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不够多元化,缺乏相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我们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从多个角度评判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掌握能力、记忆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从而让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3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开展策略
3.1加强人际交流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并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这是地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重要开展前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并且逐渐实现教学角色的调整和转变,要从授课者的角色逐步转换成探究活动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可以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思辨,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发散性思维,更加主动的完成课堂学习[5]。
3.2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初中地理课堂开展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更新知识,实现教学方面的能力提升。多媒体工具的应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青春期的他们对于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充满好奇心,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们的思维需求,通过呈现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开展学习,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其次,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易的理解知识难点,将很多抽象化的概念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课堂时间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最后,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点。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立足于本节课程教材的基础内容,为学生们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多媒体上进行呈现,让学生了解到地理课本中所不包含的部分知识点,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世界的博大精深[6]。
3.3开拓多元化解题思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地理课堂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能存在有很多个,教师要通过开放性解题思路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式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首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要难度适中,如果问题太难,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息,如果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则无法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因此,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拔高。其次,课堂问题要具有足够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要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最后,问题要保持开放性,每一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只有保持问题的开放性,才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之中,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解和解答问题,不要设置标准化答案。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过程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充分将探究式学习与地理课堂结合起来,打造高质量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王金放.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144-145.
[2]李立新.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71-172.
[3]刘凯.试析如何开展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61.
[4]田华.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7):117-118.
[5]王力东.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吴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初探[J].名师在线,2019(0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