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续飞 张红 刘瑞锦
[导读] 目前技工院校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重点推翻传统的教学模式
        摘要:目前技工院校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重点推翻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训、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紧密融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本文将阐述在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吸取教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问题及策略

        一体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有这样的优点:一体化教学能够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地展现能力本位,非常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的融合,注重边学习边实践,同时还在培养学生技术的同时严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的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生活过渡到工作中。经过了我校机电专业前几年一体化改革的试行,有了很多成果,但是也发现了不少直接影响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问题。以下主要围绕着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改革教条化,未统筹考虑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为中心转变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教学问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本意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更适用于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高中起点的学生,但是不适用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均比较差的初中起点的学生,很难调动这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所在学校的经验是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高中起点班级仍然沿用已实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初中起点班级调整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之间寻找一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1]。
        其次,一体化教学改革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知识的系统性,因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我校机电专业一体化刚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时,曾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融入到各个实训课题中,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点,对此,需要积极地调整策略,因材施教,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学校建设实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实训场地和设备的不足一直制约着一体化教学改革。我校在改革初期曾出现过这类问题,为了解决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学校尝试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室的模式,由学校提供实训场所,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2]。
二、缺少企业参与,改革停留在理实一体化阶段
        不少技工院校在大力推行或试点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了企业的参与。只有企业参与,才能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融合。
        为了解决吸引企业参与教学改革的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政府牵线搭桥,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局面。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例如优先满足合作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需求,解决企业用工紧张问题。
        3、加强学校与企业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学校可定期组织一些交流联谊活动和工作经验分享会,增进校企职员的相互了解。
        4、选派学校教学骨干或技术能手到企业,义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参与企业的管理,为企业分忧[3]。
三、教师生产实践能力不足,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理论知识非常扎实,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技能。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实践经验不足,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又回到学校工作”,对企业的了解也十分匮乏。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工作深刻的感性体验的老师无法向学生传授企业生产工序流程、机器设备原理、基本维修方法、企业常规管理等知识[4]。 根据笔者学校的经验,在面对这方面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组织教师下企业锻炼,并制定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提高积极性。另外,学校还要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引导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充分了解生产、经营过程,积累经验并撰写心得。
        其次,教师下企业锻炼应遵循定期轮换和专业对口的原则。学校教师分批次定期轮换下企业锻炼,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有所锻炼,锻炼项目与内容也要与教学课程相关。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下企业锻炼要保证正常教学不受影响,可以在寒暑假进行安排,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5]。
        最后一点是,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带去专业技术,增进校企友谊。 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叮嘱教师遵守规章纪律,同时也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可以知道,要想真正做好一体化教育改革,不仅要认识到这种改革面临的问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自身条件和专业特点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此同时,科学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真正促进教学,产生实效,提高学校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洪喜.关于技工院校化工工艺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9,08:40-41.
[2]覃婷.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6:99-99.
[3]王定勇.正确树立职业能力观,推动技工教育内涵发展[J].职业,2019,24:26-27.
[4]曾晓瑜.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项目在技工院校中药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方剂学教学改革为例[J].职业,2018,10:35-36.
[5]喻涛,周翔,曾凡毅,李琦.浅谈数控一体化教学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9,06: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