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不足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孙玲
[导读]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偏向于体现出课堂实践性、互动性、创造性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偏向于体现出课堂实践性、互动性、创造性。在这种教学培养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风格,一步步更新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来制定恰当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案。一旦依循适合的教学原则,适用高效灵验的互动式教学手段和方案,提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质量,这样能够激发起小学生上课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小学阶段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师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作为以师生间、学生间多向交流为基础的课堂教育形式,主要是将这种发生于师生间、学生间充满友爱与真诚的交流视作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活动内容,让整个课堂教学转变成为教授与学习这两种动态互动相结合的过程。新课标要求师生间、学生间形成紧密沟通、协同成长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互动的课堂活动中,逐渐创造出友善、和谐的互动交流氛围,从而推动教学成果的高效实现。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新课标中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需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培养,发挥英语的功能性作用,英语教师以听说读写这一全面的教学体系来帮助学生慢慢形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增强英语理解力和借鉴能力[5]。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必须关注到小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英语教师需要用高效的互动教学手段来帮助师生间、学生间养成多向交流的习惯,提高沟通的质量。这种互动式教学手段能够督促学生养成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好习惯,增强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6]。并且,良好的互动交流也能激发学生的课堂表现热情,可以推动英语教学课堂的氛围向着和谐、热忱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英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单一
        新课标要求小学教师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扮演起课堂活动的主导者身份[7]。可是从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背景来看,许多教师仍旧沿用着传统教育形式与模式,也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是互动教学具有双向性,互动交流的主导方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只有在师生能够完成有效活动,师生建立默契配合以后,互动的真正含义才算是得到了体现[4]。
(二)偏向性严重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信心不足、接受能力差,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学生因为学不懂英语知识,没有体现出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厌恶英语这门学科,更不愿意参与和沉浸到教学活动里汲取知识。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都会优先和优等生对话、互动。因为这样的互动能够保障教学节奏、教学效率。并且与优等生的对话与互动,教师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容易获得教学成就感、满足感[3]。而教师在于学困生互动的时候,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放慢教学节奏,此时教师的教学兴趣、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降低。这种偏向性互动在当前的英语教育中非常普遍,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影响着英语教育整体质量和效果[4]。
(三)缺少情感投入
        互动式教学主要被划分成为行为、情感和认知这三种互动类型。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互动教学。当前很多教师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提交满意的答复,往往会将知识教育作为首要目标,情感教育作为辅助目标[2]。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只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机械灌输英语知识,通过做题和讲题的题海战术辅助教学,那么就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有效师生互动的措施
(一)丰富互动形式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情景教学可以营造良好情景,完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应当创造趣味化互动形式,应用造句、对话、角色扮演、游戏等方法开展互动教学,营造多种多样交流环境、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交际,完成知识点学习、知识点交流。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起了学习兴趣,那么就会抱着一颗热情的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1]。以《Where are you going?》这一节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让学生自主开展情景模拟活动。教师在提问学生“Where are you going?”,学生就可以转换到情景内,通过想象回答I'm going to swimming,I'm going to shopping等。让学生可以在自己想象的情景里编造出个性化故事,然后用英语来对情景和故事进行讲述,这样能够在互动交流时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让学生们对当堂授课的内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7]。当然学生也要主动询问教师,体现出两面互动效果,这样才可以最大化教育质量。
(二)体现互动全面性要求
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热情。不过学生本身也需要牢牢把握住学习主动权,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举手发言、认真动脑思考,推动课堂气氛走向活跃。教师一定要明白,课堂互动对于调解教学气氛而言是十分关键的。优等生在课堂中的积极表现会对学困生产生积极引导、积极影响。学困生在教师的左右与带动下,能够对知识产生新的认知、新的看法[1]。教师在课堂中如果条件允许需要引用分层教育原则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分层评价中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认同。教师在授课时不但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并且也要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加强重视,要发挥鼓励式教育的效用。只有在全班同学都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热情、态度以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保障。
(三)增加感情投入
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一定要真诚对待,在交流中注入真感情,用热情和关心来感化学生、影响学生。假设学生在互动中表现的积极、良好,那么教师就需要用言语和行动赞赏学生,比如用肯定的眼神与诚挚的大拇指赞赏[8]。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控制对学生的批评,多进行鼓励和支持,用耐心和细心来教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感。
        综上所述,新课标更强调小学阶段英语课堂教育的互动性,英语教师要深刻把握互动式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互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其学习自主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在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热情后,互动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就会同步提升。当然实践中为了与每一名学生都建立良好互动,教师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考虑非常多的要素,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摸索,找出最为合适的教学思路,保障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单慧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A];2012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关玲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胡朝丽 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8期
[4]黄岩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对策[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2016年
[5]李林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行为提出的新要求[J];新课程导学;2016年07期
[6]刘梅英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考试周刊;2015年55期
[7]周翠兰;;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J];情感读本;2015年35期
[8]周建勋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小学英语[A];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作者简介:孙玲(1986-),女,江苏淮安,南京启橙教育研发部主管,本科,研究方向:幼少儿英语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