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源于生活——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方法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阮秀芬
[导读]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使学生掌握好英语,英语教学就需要生活化。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关注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提倡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最终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如语言知识的教授脱离实际,以“满堂灌”为主,导致学生不会用英语沟通、交流,“哑巴英语”现象严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内涵;方法
引言
        生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生活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学英语、用英语,让英语知识更丰富,也能让学生的能力快速提升。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元素,通过实物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活动等,让英语学习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英语学习的沃土,推动英语迈向新高度,课堂因生活的“装扮”更精彩。
一、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发展和推广的进程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活化教学也就顺势而生。长时间的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就需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英语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实现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生活化英语教学实际上属于情景教学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日常对话的教学交流模式,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灵活、直观、具体和生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英语学习。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性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引起关注,将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出来;(2)生活教学是情景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对教学内容的情景性引起重视,积极将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利用,创设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相同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
        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材特点,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考虑他们的生活经验。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也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教师过分强调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知识。
        (二)教学评价缺少生活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突出生活性特点,主体要有多样性,方法要多元化,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特别少,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片面地认为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会耽误时间。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反而没有评价的权利,这是不合理的。同时,评价方式过于简单,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既没有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又没有体现评价生活性的特点。


三、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一)开展生活经验活动,感受英语实用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比如,在讲到禁止标志时,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可以设计动手操作的课堂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课件上的标志,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将其贴到对应的情境中。又如,在讲到三年级上册“Onandoff”这一单元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和开关词的关系,教师可以设计“找不同”的小游戏,使得学生能够多感官运用,主动思考,积极投入课堂中来。再如,在教授Unit10“Thankyou”时,在重点词汇学习之外,还可以设计“Mostdeliciousfood”的活动,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此外,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在双语教学时,在玩“开生日party”“做相册”“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趣,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二)通过使用多媒体,让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
        我们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将生活实际融合到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关注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其作为教学开始的引子,自然地导入到实际课程中,提升教学的乐趣。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更方便地将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以声音、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将复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具体化,由此让学生对其更感兴趣,在愿意去思考和学习的同时,还能够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
        (三)创设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情景如同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让学生驰骋在生活和英语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4上Unit7Howmuch?的Storytime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之初,可以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通过设置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Howmuch…?Itis…/Theyare…yuan.再用多媒体,不断复现水果、文具、服装、鞋帽、食品、饮料、家具等,引领学生反复操练,这样,学生在生动情境的推动下,反复运用,提高语言能力。情境的创设,也可以以再现文本内容的情境的方法而实现。如4上Unit7Storytime的教学时,教师除了模拟生活情境、用多媒体呈现生活情境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呈现教材内容的情境——义卖活动,通过观看义卖现场的真实情境,感知四幅图片的内容,再引导学生根据呈现的情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Mike、YangLing、LiuTao分别要了什么。情境的融入、问题的思考和交流,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改变了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丰富了课堂,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真实的英语,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不单单是为了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打下基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形式,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一种体现,也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成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探析[J].中华辞赋,2019(07):188-189.
[2]杨启红.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实现方法[J].校园英语,2019(28):200.
[3]原杰桢.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校园英语,2019(25):207.
[4]任俊龙.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5):139.
[5]仇秀梅.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