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问题初探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何朴海
[导读] 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拉近了城镇与乡村的距离,让城镇和乡村的很多方面慢慢趋向一致
        摘要: 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拉近了城镇与乡村的距离,让城镇和乡村的很多方面慢慢趋向一致。但是城乡一体化的实行却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教育问题。城乡资源可以通过一则通告快速整合,但是人们的思想却很难改变。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国家较为关注的方面,城乡一体化整合导致很多乡村学生和乡村教师很难跟随上城市的步伐,对城乡一体化深入开展造成困难。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就要解决乡村小学教育发展和人员适应问题。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小学;教育困境
前言:
        在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快速落实中,出现了很多困难。城乡资源容易整合,但人们观念很难统一。其中农村小学的教育较为落后,无论是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还是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很难与城镇教育水平相对比。并且农村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也大有不同,种种原因让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农村小学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对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学生们都要进行一次思想转变和技能提升。让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科学的对农村教育进行整合,缩短城市和农村之间本质的距离。让学生们和教师们的思想趋向城市化,让人们在思想上靠近城市,才能彻底的实施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困境分析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国家出台了大量优秀政策,努力促进城乡一体,让城乡一体化彻底的深入群众中。但是经济上的整合可以通过硬性标准实现,但是人们思想观念很难克服,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在落实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可以说是一座必须跨越的大山。
        (一)教师方面。在农村小学中面临着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由于农村条件较差很多教师不愿到农村工作。这就导致小学教师无法满足日常的教学任务,迫于无奈只能招聘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但是这种教师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日常教学,也就大大的拉低了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但是学校内部还是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些教师普遍年纪很大,他们的教学观念还是较为落后,日常教学虽然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但是无法适应当前社会。教师匮乏就导致了很多教师身兼多职,这也大大的增加了教师们的压力,学校教育机构不合理。并且学校无法提供给教师们培训和提升,这也是学校内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教学质量落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二)学生方面。目前农村受到城市冲击,导致很多人都背井离乡的去外地打工,有一部分人会将自己的孩子带走。这就对农村小学的学生资源产生了威胁。大量学生选择到城市读书,农村小学濒临倒闭危险。虽然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被留在家里,但是他们基本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辈在一起,从小就很少感受到亲情,这也使学生们的心里受到了一些影响。农村很多孩子很难管理,不愿配合学校的正常教学,这些从小就缺失家庭教育的孩子叛逆心理会更强,很多留守老人无法也无力管教孩子,如此放任学生发展,为农村教育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日常教学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目前这多方面的缺失,也导致学生们很难顺利的接受教育。


        (三)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快速发展的硬件条件。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学校获得了一些教育基金,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选择购买新设备。传统的观念使学校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学校通常会对已有的设备维护和升级,但是这些设备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教育。即使一些学校购买了新设备,但是很多教师还是无法熟练的使用高新科技设备,也为教学增加了难度。从上方逐级向下落实资金,真正落到学校手中的资金也会出现大量的缩水,严重的约束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下,农村小学教育出路分析
        (一)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顺利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迫在眉睫。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水平较低,教师思想老旧等等就是需要被解决。首先加强师资力量的招聘,国家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资源农村教育的教师给与一定的补贴,并且改善教师们在农村的生活环境,提供食宿,加快教师晋升等等,将更多的优秀教师吸引到农村教育中来。在学校内积极进行改革,严格分配职位,让教师们可以专心的投身到教育中去。对学校内部经验较低,教学水平较差的教师提供免费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改变教师们的传统观念,将现代教育思想引入到农村小学中,定期举行讲座,将外界优秀的教育技巧扩散到学校中来,通过提升教师力量,来更好的满足农村小学教育。
        (二)推进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通过对小学现有资源做调查,根据小学发展标准系统的对小学配备硬件和软件设施,对学校内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更换。保障农村小学在硬件和资源上和城市相匹配。并且重新制定教学标准,很多农村小学的标准都是适应以往各种资源匮乏的情况,需要重新制定标准,让学生们和教师们适应目前先进的教学设施。
        (三)因地制宜,全面推动学校建设。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五花八门,每个地区都有自己较为严重的问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学校进行不同的改进措施。实施措施适合当地情况政策,可以更加快速对老旧的小学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对当地留守儿童需要更加关心,让他们处在一个充满爱的教学环境中。地方政府也可以推动政策,吸引大量务工农民回家工作,也可以对学生们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总结:   
        通过上述问题不难发现,目前小学教育无法真正的融入到一体化与人们思想,本地状况和学校环境息息相关,只有从学校、当地政府和学生们的思想共同下手。才能够真正的将农村小学教育融入到城乡一体化中去,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孙永华.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问题初探[J]. 才智,2020(10):161.
[2]于海英,秦玉友. 城乡教育一体化视域下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2(11):24-28.
[3]董世华.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小学生源危机、布局困境及化解路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74-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