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已经经过很长一段的实践与探索,现如今也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市场人才输送、国家发展中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促使我国旅游行业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高职学校旅游管理这一专业在教学受到的关注度自然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有效应对新形势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成为教学期间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实际,培养一大批理论知识掌握十分扎实、知识面也十分广泛、素质能力较高且具有良好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基于这一目的,笔者则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结合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具体如下。
关键词:新形势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对接市场需求,确保学生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能满足企业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很难达到市场的要求,毕业后很难找到相应的岗位工作,即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出现匆匆跳槽的情况。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就业指导体系仍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学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这些问题,分析解决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重要性
我国高职教育向来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着力培养应用性极强的专门人才,和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一线岗位反而有着更为突出的竞争力。但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旅游管理专业本身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质”,业内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尽管各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均在强化实践教育,然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理论宽泛、实践较弱”的弊端却未得到有效消除。而我国近几年旅游行业发展日新月异,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在《旅游法》的约束下,各地旅游产业也越发规范,旅游行业目前虽然有较大的人才缺口,但各大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同时面对着“高等教育泛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挑战以及发展机遇。
2问题分析
2.1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在新形势下高职学校旅游管
理这一专业在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学生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有效适应现如今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所处环境差异,很多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弱、社会责任感也较弱,部分高职学校旅游管理这一专业教授出来的学生在就业之后,还会出现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适应力不足等情况,尤其在面临挫折与不如意时更是容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更甚者还会失去自信心。良好素质与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自然需要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这不仅对学生今后发展意义非常,同时对旅游企业与行业发展也十分重要。
2.2学生基础操作与训练时间不足
高职院校之所以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这一点上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不能以单纯的理论教学为主,关键还要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与感受。
为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课堂之上,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课堂之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实践课课时比例较少,大多数教学活动以教材知识讲解为主,学生实践操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实践操作需求,所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然也有待于提升;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时间并不长,尤其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面更是如此,所以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形成高职教育特色课程。另外,还有部分院校虽然有与企业形成合作,希望通过这一手段来让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在实践教学期间存在校企衔接不足等情况。
3新形势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优化措施
3.1促进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应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与旅游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能够达到三赢的局面。首先,对学生而言,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参观与实训,能够确保学生尽早体验、参与到真正的工作环境之中,并在体验的过程中查找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其次,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可以经常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或者挂职锻炼。教师在顶岗锻炼的过程中既可以了解旅游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又能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进而将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再次,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旅游企业储备大量专业人才,在员工招聘上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2完善实训教学计划
针对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实训教学过于分散的情况,应该编制出完善的实训教学计划,循序推动实训教学开展,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在实训教学计划中,应立足于学校教学现状,综合考虑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教学对象、实训教学内容、实训教学步骤、实训教学形式、实训教学时长、考核评价方式等要素,然后再细化到具体的教学措施上,规范实训教学课程。这里以校内的实训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实训教学分为“讲授→示范→操作→检查”4个步骤,其中讲授约占实训教学时间的10%,主要讲解在实践过程中将接触的内容、学习目标、必要性知识;示范约占实训教学时间的25%,示范主要对实训操作进行展示、阐述,并提供必要的提问环节;操作约占实训教学时间的40%,此阶段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独立进行操作,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合理引导,规范学生行为;检查约占实训教学时间的20%,主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简要评价,同时实现激励、纠正、指导。
3.3通过专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
学校应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刚入校时就做好专业教育,从旅游行业各工作岗位的特点、属性及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给学生打好预防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认清自身特点、优势与不足,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认清旅游行业的发展形势,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其次,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保证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实训课程、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再次,可以邀请旅游行业成功人士给学生做培训,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旅游行业的服务业特点,消除对旅游行业的偏见,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结语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在旅游行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泛化的今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对当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实训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倩.新常态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才智,2018(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