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赖于像生物这样的实践性学科。但生物教师目前普遍对生物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着重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生物主要是讲解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与体态特征。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有能力去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欣赏自然界中的生命,并且要帮助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去保护自然界中的生命。
1核心概念的主要内容
当前初中生物课程核心素养提出:义务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为了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要与我国当前教学发展理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学习对于一个人发展的的重要性,还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够监督自己独立且自主的学习,不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尚且不能够完全规划自己的时间,当前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态度这方面存在非常多的不足。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建立明确的是非观,不能够完全为自身的所作所为负责,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的分析事情的对错,不能正确的认识教师的所做所为。
2.2生活元素的应用不足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一些看似难懂的生物知识其实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非常简单,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刻意凸显生物科目的“高大上”,往往只会罗列枯燥的生物知识,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入手加入生活元素,如此,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兴趣自然不高。
2.3尚未形成完善的人生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不断探索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情况下自尊心比较强,对外界的变化比较敏感以及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自控力,提高自我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增强学生抗压的能力。同时,初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三观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应当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基于核心素养下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3.1增强演示实验的探究性
生物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大都是已知实验结果再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的。这样的验证性实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做实验的兴趣。而且,验证类的实验往往只重视能否得到已知的实验结果,却不注重探究的过程,会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同时注意实验的验证和探究过程。
3.2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感
生物学与我们的生命活动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一学科主要是讲授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及活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自己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与思考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3课堂教学方式的更新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从生物的生命活动中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方法和思想。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上,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利用真实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生物体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多的应用到生活中,不断帮助他们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生物思维。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识水平尚未发展完善,所以在许多方面还略有不足,因为,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生物教学的开展,使生物教学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模型构建在这方面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模型构建更好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能够更好的发现事物存在或者发展的意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去论证自己的问题,
3.4激发学生欣赏生命的情感
学生在学习生物这一学科时,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与欣赏美的眼睛,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要怀有一颗善于包容与欣赏的心,即使是像蚂蚁这样渺小的动物,或者是像小草这样不起眼的植物,都有他们可爱的地方,他们都具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点,以及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而使他们成为大自然整个生物圈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精彩的生物,帮助学生找到那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3.5各学科的合作创新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应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结合生物教材所要表达的核心,提炼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准确的规划,要明确的体现生物学科的特色,符合当前的课程标准以及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目标,同时要正确的认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律。除此之外,各学科之间一点要注重融会贯通,其次,教学要有具体的内容,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帮助。
3.6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指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能处于学习关系中的主动位置,从而帮助他们自己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环境氛围。在目前,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难以自觉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生物教师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班级里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
3.7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情感
善待生命是生物课程教学的一个终极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着打扮,他们不惜用动物的皮毛做衣服,用动物的牙齿做饰品,用动物的骨头做家具,人们为了一己私利,正在越来越无视与践踏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命,不管是大到一头大象,还是小至一只小白兔。[2]而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观念正确与否,对整个国家与社会的进步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教导学生要珍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物老师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核心素养开始培养,结合书本知识,不论创新教学方式,与我国的发展观念相统一,促使学生不断形成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雪梅.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18.
[2]单威.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08-109.
[3]方海清.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与评价探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4]李欣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5]狄丽鹤.微视频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李媛媛,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09 ,籍贯:山东莱州,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