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教即节奏教学;“奏”效即节奏教学策略效果。本文是以分析节奏教学的目标特点及规律为出发点,论证节奏教学策略效果的研究。本文以“花城版”小学音乐一二年级教材为蓝本,从节奏教学目标、节奏组合的原则、节奏组合的规律、节奏分布特点分析、节奏教学策略分析,这五个方面对“花城版”小学音乐一至二年级教材节奏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节奏教学 教学策略 节奏组合
引言:节奏是指音乐中出现的长短相同或不同的,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声音的长短与强弱关系。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与骨架,节奏教学始终贯穿于教师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被广泛运用于广东省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其中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更侧重于节奏的教学及运用,是音乐启蒙阶段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笔者认为通过开展低年段音乐节奏教学策略的研究能进一步帮助使用“花城版”一二年级教材的老师梳理节奏教学的策略及方法,达到帮助低年段学生加强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认识,为小学中高年段音乐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节奏基础。
一、“花城版”小学音乐一至二年级节奏教学目标
1、能掌握节奏型的名称;2、能区别节奏时值长短的关系;3、能跟随伴奏或老师示范准确拍读节奏;4、能按小节准确区分节奏的强弱;5、能按节奏强弱和快慢稳定地击拍为歌曲伴奏;6、能使用所学节奏进行简单的节奏组合创编。
二、“花城版”小学音乐一至二年级节奏组合的原则
节奏的组合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就“花城版”小学音乐一至二年级的节奏组合类型来说,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1、无拍号节奏组合的原则
A、小结不宜过长,听记不宜超过4个小节,拍读不宜超过8个小节,最好控制在16个小节以内;B、注重呼吸及换气记号;C、注意节奏型组合的难易搭配;
2、有拍号节奏组合的原则
A、以拍号为参照进行节奏的组合;B、强调拍号规定的强弱规律;C、小结数不宜过长,以适宜一二年级学生的听记为宜;D、有弱起小节的节奏出现时,注意末尾节奏的呼应关联。
三、“花城版”节奏组合的规律:
1、有重拍时两小节为一循环;2、先简单后复杂;3、按照节奏型难易分布适度增加组合类型。
四、“花城版”小学音乐一至二年级教材节奏分布特点分析:
“花城版”小学音乐一至二年级教材包含以下节奏:二分音符节奏X-、四分音符节奏X、八分音符节奏XX;十六分音符节奏XXXX;四分休止符0;前十六后八音符节奏XXX;前八后十六音符节奏XXX;具体分布如下:
1、一年级上册:以二分音符节奏X-、四分音符节奏X、八分音符节奏XX为主
2、一年级下册:在一年级上册已学节奏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前八后十六音符节奏XXX和十六分音符节奏XXXX及四分休止符0。
3、二年级上册:在一年级已学节奏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前十六后八节奏XXX节奏。
4、二年级下册:对一二年级已学节奏型进行了综合的学习和运用的节奏教学。
五、“花城版”节奏教学策略分析
1、模仿法
节奏的模仿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学生的音乐学习基本上是从模仿开始的。如何让学生把节奏击打得稳定和准确,是教师在授课中需要思考的教学策略之一。笔者认为从模仿对象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以多媒体范唱为主的模仿--强调听与音乐记忆的配合,多用固定速度及节奏,强调恒拍感。以一年级上册第6课动物世界《在农场里》为例(图1),前面的两个乐句都是使用了X XX ︱ X X ︱ X O ︱ X O︱ 的节奏型,全曲使用问答的方式,进行节奏重复。
(2)以教师范唱为主的模仿--又分为两大类
A、西洋音乐的范唱:强调规范性和严谨性相结合。以一年级下册第3课《十个小印第安人》为例(图2),主要使用的是以下节奏型的重复:X XX X XX ︱ X XX X X ︱
民族音乐的教师范唱:以民族性为主,强调既要“味道”也要讲“门道”。以一年级下册第1课《海娃变油娃》为例(图3),主要节奏型是XX X X ︱但在范唱过程中要注意民歌的装饰音及客家山歌的尾音效应。
.png)
2、游戏法
游戏是对低年段学生教学时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也是低年段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笔者认为在“花城版”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中使用游戏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在音乐游戏开始之前的规则强调;2)教师使用游戏法教学时对课堂时间的分配及比例的掌握;3)注意教学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注意稳定节奏与变化节奏型的有机结合的合理性。
以二年级下册第13课为例(图4):分别对X XXX ︱ X 0 ︱ X X ︱XXX XXX︱XXX X︱XXXX XX ︱ 这六种节奏的对比进行节奏游戏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对比运用这六种不同的节奏。
图 4
3、儿歌法
笔者认为儿歌是一种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的一种儿童喜爱的音乐学习形式。儿歌法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起到了引领及强调的作用,对于低年段学生对不同节奏型的区分有辅助作用。以一年级下册第七课《童谣》为例(图5)
.png)
图 5
4、看图法
笔者认为对低年段的节奏教学来说,从看明晰形象的视觉图形、图画入手,加深对节奏的感悟认识是音乐教学重要策略之一(图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花城版”小学音乐一二年级的教材节奏教学的分布特点及组合原则及组合规律,结合低年段学生的音乐基础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运用本文中介绍的以“花城版”小学音乐一二年级教材为蓝本的节奏教学策略,能“节”教“奏”效,帮助低年段学生建立稳定的节奏感及节奏组合的运用能力,为学生进入中高年段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及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杜亚雄,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进柯达伊教学法,【I】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I】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
【3】(德)古尼尔特?凯特曼,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4】缪裴言?章连启?汪洋,中小学音乐教育词典,【I】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5】(美)克雷格?莱特,聆听音乐【I】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6】张静,基于柯达伊教学体系的音乐核心能力训练【I】北京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