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课堂学习考评融合之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祁立新
[导读]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与老师是合作关系,与学生是互动关系。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与老师是合作关系,与学生是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课堂考评系统来实现。也就是说取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考评的完美融合,这是最关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各个领域的技术更新和效率。虽然它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弊端和一定的副作用,但怎么样利用好它使之为我们所服务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所在。教育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考评这一块一直还不太完善,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无疑给教师在改进和完善课堂考评这一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技术,我们在进行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时就不能沿袭传统的做法,而应该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
        毫无疑问,合理科学的课堂考评系统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考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明白并调查清楚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考评服务。那么,问题在哪呢?
        一、高中学段。学校课堂层面的考评缺乏内在价值和独立性格,沦为以中考、高考为核心的形形色色的外部考评的简单复制和准备。在课堂的考评实践中,教师重点关注如何提高学生在外部考试中的成绩,而课堂的考评实践却成为外部考试的附庸。教师使用的测验实际上也只是鼓励学生机械学习和肤浅学习。许多教师所谓的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力也大部分局限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能力。绝大部分教师不再自己编制试卷试题,考试、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关联度明显缺乏。考试成为纯粹的程序安排。考过了,成绩报告过了,教学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实施。考试结果以分数或等级的方式来报告,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未能向学生提供详细的描述性反馈。这些现象决定了考试无法提供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决策所需的信息。在甄别淘汰的考评背景下,师生终日陷于无休止的表层竞争中,难以顾及个人真正的自我和全面的发展,背离了考评促进人的发展的本真功能。
二、促进学习的课堂考评研究现状当下,课堂考评与外部考评的失衡现象,引起很多评价专家的关注。说起考评,在实践层面大家想到的就是考试。再专业化一些,就是以档案袋为代表的过程性考评和以课堂以外人员进行主命题并实施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考评。今天,研究领域对考评的关注已转向促进学习的课堂考评。比起高考、中考,或校间、区域间自发组织的统测等外部评价,课堂考评属于课堂教与学的内部考评。因为其基本上无“利害性”,教师们在日常课堂中虽大量使用却极少被关注到。因此,在大部分课堂教学活动中基本上缺少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考评。但已有研究表明,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考评一—而非外部考试一—来实现的。多使用有效的课堂考评,可以改善学习。课堂考评密切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课堂考评的目的不是去甄别、选拔,而是明晰目标、收集证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促进成长。
        因此,在目前这种课堂考评大背景下,怎么样利用好信息技术去改变现状除去弊端,进而怎么样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改进我们的课堂考评方式,怎么样达到我们的课堂考评目的就格外尤其重要。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老师在课堂上是合作关系,与学生是互动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课堂考评系统来实现。也就是说取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考评的完美融合,这是最关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相结合的众多的优势当中,与学生课堂学习考评的融合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在杭州市第十一中学的课堂上,学生进入“无感刷脸的新时代。该校自引入“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以来,教室里安装了组合摄像头,对学生进行“刷脸匹配,完成考勤。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每隔30秒就会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6种行为,分析其面部表情,最终归结为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等类型,进而汇聚成精确的课堂表情数据。也就是说,“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通过捕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计算出课堂实时考评数据、课堂行为记录数据等信息,再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因此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数据反馈信息对每位学生进行精准个性化的考评,进而就可以形成和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课堂考评系统。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课堂考评的信息化革命必然会发生。
        另外,众所周知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了教育领域授课方式的极大改变。从老师的授课效果到学生的到位考勤,学习效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怎么样在师生身各一方的情况下去考评成了首要问题。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只能依靠信息技术一一解决。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上课堂考评实实在在的给老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了保障。第一,网上授课学生的到位考勤问题。首先有多种小程序签到软件,通过这些签到软件能保证老师开课前看到学生的到位情况并适时上课。同时还能看到具体每个人的签到时间课前准备情况,老师就可以把这些情况纳入考评的一部分并及时的表扬或提醒同学。第二,在网上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课参与情况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完成。利用钉钉的直播模式和会议模式都可以检测到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并且还完全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甚至后台数据还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听课时长。这些无疑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考评时的重要依据。不得不感叹于信息技术的强大!第三,课后作业的考评。钉钉软件上自有提交作业的板块,并且可以提交图片和音频。老师打开后,已交和未交作业名单一目了然,针对作业情况可直接批改可私信交流。并可选出优秀作业在班级群进行展示。总之,网上授课这一系列的课堂考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都迎刃而解,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今年特殊形式下的网上课堂让全世界见识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强大和神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之为更优化的教育服务。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更要趁着时代的风舵积极学习充分利用,为教育的发展出一份力。另外,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学生课堂学习考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现实需求,足以可见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虞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3):198.
[2]蒋元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障碍与对策[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02):66-68.
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装备和实践教育专项课题成果。
课题批准号【2018】-—JKGHZBSYZX-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