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南》指出:大班幼儿应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指出:辩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解释自己的观点,提高倾听能力,积累反驳对立观点的方法,培养幼儿坚持己见、表达观点的能力。本文是基于疫情之下,大班幼儿对病毒产生了兴趣,对病毒的好坏认知产生了分歧,教师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进行“云”辩论。本文通过“云”家访、“云”谈话、“云”调查、“云”讨论等方式,激发对于辩论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最终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疫情;辩论;大班幼儿
一、疫情来了
2020年,我们不仅迎来了鼠年,还遇到了一种新型病毒——2019-nCoV。因为这次的病毒,我们经历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春节和寒假。“病毒”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的产生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很陌生。由于幼儿在病毒的科学探知领域经验的欠缺,以及幼儿对科学探知浓厚的兴趣,同时为了增强孩子们对疫情和病毒的了解,我们将大班的主题核心定位在科学探知领域,并设立主题名称为“探索病毒世界”,开展了一次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修活动。
二、挖掘辩论意义,助推有效教学
(一)为什么选择辩论
1. 幼儿对病毒的认知。
在近段时间的“云”家访中,孩子们觉得冠状病毒真是可怕,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害得大家都不能出门,真想把世界上的所有病毒都打跑;有部分孩子表示,爸爸说了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坏的,有不少病毒一直存在我们身边和身体内,帮助我们,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孩子们就在云视频中争论了起来。由此可见,孩子们对病毒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有不同的意见,同时在这一争论的背后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科学探知浓厚的兴趣。
2.日常幼儿辩论经验分析。
通过链接《语言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辩论学习核心经验的内涵及发展阶段”中辩论部分的核心经验是在辩论是互动的语言形式,她需要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也需要在别人反对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别人的观点。我们发现,大班此方面的发展比较欠缺,由此,我们想借助辩论的形式,让幼儿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的逻辑性以及辩证思维能力。
(二)辩论的作用
《语言核心经验》指出:“在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阶段,辩论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语言活动形式,也是对幼儿口头语言发展很有价值的一种活动形式。”辩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解释自己观点,提高倾听能力,积累反驳对立观点的方法,培养幼儿坚持已见、表达观点的能力。这种活动还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如何辩论
1.“云”对话:幼儿对病毒种类和形状的认知。
在进行主题活动之前,我与孩子在“云”家访中进行了简单的师幼对话。我就孩子们对于病毒的了解情况对孩子们进行了提问,通过师幼对话,我了解到,大部分孩子对于病毒的了解更多偏向于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知道这是一种肺炎病毒,而对于其他病毒,例如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知之甚少。
2.“云”调查:幼儿对病毒的好坏认知。
在了解了幼儿的基本经验之后,为了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对于病毒的认知,我在班级微信群开展了家长问卷调查。基于疫情之下,幼儿园无法正常上班的情况下,我进行了关于辩论活动“经过第一次问卷调查,我发现,由于大班幼儿是因为新冠肺炎病毒才开始了解病毒,因此对病毒的了解比较弱,有78%的幼儿都认为病毒是坏的。在经历了前期经验积累之后,我进行了第二次的调查分析,我发现认为病毒是好的的小朋友增加了很多,有43%的幼儿认为病毒是好的。说明孩子们通过初步对病毒的调查,发现了有很多病毒是好的,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3.“云”设计教学活动。
第一次我按照这样的方式在班级群里尝试引导幼儿“云”辩论,在辩论中我发现只是运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进行辩论太过于单一和高控,而幼儿在辩论中用了多种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等。
辩论有很多方法,老师可以鼓励孩子用多种句式,不应该给孩子固定用哪种句式,只要孩子能讲出自己的观点都是可以的,所以目标的重点不是“句式”而是“讲出多种理由”。这样的目标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所以我更改了目标,进行了调试。
在进行调整之后,我再次组织幼儿“云”辩论,第一个环节是借助了前段时间的家访视频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回忆起这个特殊的春节我们经历了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事情。第二环节老师抛出问题请孩子回答病毒是什么?病毒是好的还是坏的?进行举手发言。第三个环节是辩论,辩论分为:一论——孩子确认自己的立场,分成两组进行组内讨论,并用前书写的方式把讨论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上,最后综合阐述自己的观点;二论——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这一环节鼓励幼儿尝试“对辩”鼓励幼儿使用“抓住对方不好”和“用自己很充分的理由”推进辩论从本能反驳,向有意识、有针对性、交锋式的反驳;三论——自由辩论,进行有规则的抢答。
三、收获
(一)幼儿对疫情的认知。
1. 关于疫情事件的了解:大班幼儿从新闻、爸爸妈妈以及大人之间的交谈中,知道寒假期间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事件。
2. 关于预防疫情发生的方法:大班幼儿积累了比较多的关于如何预防疫情的经验,主要集中在出门带口罩,勤洗手,与人保持安全距离,不去人多的地方等,包括居家隔离,隔离14天,一些门把手、开关上的消毒等,大班幼儿了解到进出社区要测量体温,要出示杭州绿码,要有通行证,一周出门2次等。
3. 关于抗疫英雄的故事:幼儿从新闻,从大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一些抗疫英雄的事迹,例如李文亮医生、例如钟南山等。
(二)幼儿对病毒的认知。
通过“云”辩论活动的开展,大班幼儿对于病毒的种类和形状的认知更加全面,幼儿知道病毒是有好坏之分的。幼儿发现了有一部分病毒是好的,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一部分病毒是坏的,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三)幼儿学会了如何辩论。
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学会了辩论,学会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能尝试找出不同的理由来解释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幼儿学会了运用多种句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如因果句式、假设句式、陈述句等。在辩论中,通过辩论活动的开展,大大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