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孙础辉
[导读]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而现代的孩子们也越来越早熟,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未成年犯罪率和轻生率越来越高,国家以及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生命安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校都在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力度,加深中小学学生对生命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小学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降低未成年的犯罪率和轻生率。本文将通过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进行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小学教育、生命价值、生命意识
        引言:每一个人的生命与他本身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涉及的事都是息息相关的,与身边的一切关系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现了问题,身边的其他因素也会受到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比如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影响、对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对自己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这些年,青少年犯罪和轻生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使我国目前的社会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还有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和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生命教育,了解生命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认识自己和尊重自己的一种教育,要对自己的不足、优点和特点有熟悉的了解,然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自我认识及自尊的教育,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个性特征,并充分接纳自己、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是对生活和感受的一种教育,是要引导中小学学生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坚强和勇敢。
        二、生命教育的目标
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受生命教的育中小学学生能够爱惜生命:中小学学生在受到生命教育时,需要从中体会到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明白生命的可贵,保护生命。将成长生活中体验到的艰难困苦转化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努力将生命的价值散发出来。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中小学学生能够在受到生命教育时促进自己发展生涯:中小学学生在受到生命教育时,可以对人生有所领悟,在完成对自身基本的追求之后,要设立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感悟生命的意义。最后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中小学学生能够在得到生命教育之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学生能够在受生命教育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不懈奋斗,最后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最终目标。
        三、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是对人进行生命和生死的教育,而对中小学学生的生命教育则是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会在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积极探索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观念。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他们健康成长、步入社会的重要条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他们心理的健康更需要得到精心周到的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教基一〔2012〕15号),指明了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
1、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中小学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人才,他们的生命质量直接影响了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与民族的建设。

对中小学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提升众多中小学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水平,刺激他们为国家积极奋斗、好好学习的动力;有助于中小学学生吸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培育他们坚韧不拔、自信勇敢的优良品质;有助于提升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遇到困难时,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
2、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小学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加上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快,中小学学生接触的文化和思想也越来越多,其中的消极因素对中小学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一些学生的是非辨认能力和自律能力降低。另外,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严重威胁到中小学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中小学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任务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3、进行生命教育是保障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活质量越来越好,青少年的心理越发早熟,但是他们辨认是非的能力往往跟不上他们的心理发展,长此以往,若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解决,很容易受到伤害或者是造成危害。所以,我们需要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变化做出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惑,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成长的现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保障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生命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传统的家庭教育已经不能跟上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其中的部分教育内容不能够适应现代中小学学生的成长状况。到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够了解,没有重视孩子对尊重与支持的需求,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有可能是给孩子的压力过大,有可能是对孩子不够关心,有可能是过于溺爱等一系列不合适的教育,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叛逆甚至是犯罪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和展开生命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
5、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展开生命教育。
现在很多学校针对进行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较少,没有详细、专业的引导内容;学校缺少对学生生存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性的指导;一些教师受限于传统观念,错误引导学生对“性”的理解和认识;没有将社会和学校的生命教育方法和理念融合起来,学校的生命教育工作不够完善。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该要加大对生命教育的完善程度,综合校内外的生命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保障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知识,引导中小学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带给青少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仍然还有很多的家庭和学校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应试水平,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受到忽略,让学生在成长路上越来越迷茫,受到的伤害也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导致一些学生不珍惜和尊重生命,走向极端和犯罪的道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中小学学生的生命教育都是势在必行。让中小学学生在受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中小学学生在生命教育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有限的生命中,为社会创造出无限的功献,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朝宾.对加强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2):12-13.
[2]王金荣.乡镇中心小学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学刊,2017,4(3):34-35.
[3]刘曼,杨雪红,宋强,等. 生命教育:当今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使命[J]. 体育科学研究,2017,(2).
[4]吴远芳. 基于网络开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2):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