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药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章苧宁
[导读] 药学生就业现状概述,针对行业特色、专业特点,学生特点等开展针对性调研和对策研究
        【摘要】:药学生就业现状概述,针对行业特色、专业特点,学生特点等开展针对性调研和对策研究。本文通过杭州医学院药学院学生进行就业现状分析,总结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药学生就业服务对策及实例分析。

【关键词】:药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服务
      随着医学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药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日益剧增,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反射到高校医学类特别是药学本专科学生的招生人数日益增加,每年药学毕业生的市场竞争也是愈发激烈。高校就业服务过程中,对于药学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学生存在一定就业盲目性,影响要学生就业质量。
      针对目前药学就业形势严峻,需求量大,比配率低,工作岗位多,但求职成功比较少,因此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合理化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药学生而言,由于医药行业专业性强的特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对于学生就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都有极大的要求。
一、今年药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药学毕业生目前毕业后主要留向的岗位有省市级三甲以上医院的静脉配置中心、临床合理用药、基层卫生所药房调剂人员、门诊药房、医药相关公司销售管理、药厂生产质量管理岗位、研究开发、分析鉴定、私立医院、社会药店等方面岗位。
        今三年来,药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以笔者所带的2019届药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截止2019年8月20日,就业率98。78%,升学率53.33% ,医疗单位:12%,连锁药房:5% ,科研机构:5% ,医药企业:56% ,其他行业:1% .签约单位中,科研单位研发助理岗位,医药企业销售管理、行政岗位,医疗单位静脉配置中心岗位、药厂质检管理岗位比例较大。其他行业就业主要包括其他行业的销售、贸易服务公司、医疗设备制造企业、保险业。根据高校针对一年后、三年后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学生选择销售管理类职位在三年内工作单位变更率较快,而在医院就职工作稳定性较高,毕业生从省会城市到生源地就业地变更的比例较大。
二、药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笔者针对本校药学院在校生包括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4份,有效回收率98.3%,其中男生占17.8%,女生占82.2%,大一学生12.4%,大二学生42.2%,大三学生11.8%,大四学生33.6%。
        (一)针对药学生对药学前景期望值,7.9%的同学认为前景很好,市场需求大,33.1%的同学认为前景较好,总体上供不应求,53.2%的同学认为前景一般,市场需求量一般,4.8%的同学认为前景不好,供过于求。药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还是比较盲目。


        (二)针对学生求职过程中感觉比较缺失部分的数据分析,以所选题呈现,学生反馈中主要集中在自身专业知识不够、对行业了解情况、综合素质能力不够、面试求职技巧、岗位要求认知状况相关数据如下:

       
        (三)针对药学生希望高校提供的就业服务,23%的同学希望有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个案咨询,34.6%的同学希望增加企业参观见习,18.9%的同学希望有详细对口的招聘推荐,9.1%的同学希望有校友朋辈指导,14.4%的同学希望参加升学考研指导。

       
        (四)针对药学生了解的高校目前提供的就业服务了解到的有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授课、企业宣讲会和学校招聘会、招聘信息发布、职业规划个案咨询,相对指导形式单一,有时宣传效果大于实际运用。
        三、药学生就业服务的对策和实例分析
        (一)针对学生需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就业服务成为尤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高校针对学生就业服务大部分仅停留在毕业生阶段,有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学生调研分析需求,前置到大一刚开学,开始专业见习实践学分和内容,加深专业认识,从而将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得到有效、顺利开展。不仅提供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知识信息,行业前景资讯,同时提供见习实践平台。笔者所在的药学院在很早就与与医药相关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知名药厂、连锁社会药店签订见习实习基地协议,在大一时间安排学生进驻医药企业参观见习,同时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假日课堂”周末药店见习活动,积累学分的同时,提前了解行业环境,提升职业兴趣,增加专业认同感。
        (二)针对学生特点,创新就业工作坊模式
        药学类学生主修课程学习相对较多,课程量大,对于传统的就业指导学生上课兴趣不大,带动性不足。运用工作坊教育模式个性化就业服务能够更好做到以学生为本,共创式教学新模式。笔者所带的就业工作室开展过几期就业工作坊,首先设定相关主题,例如“你接触的新职业”、“AI面试技巧”、“个性化简历制作”,“就业心理调试“等,筛选20-30名学员,将枯燥的就业理论让师生共同参与 探讨和实践,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等方式共创主题的解读,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到真正实践过程,学生全程参与,积极性很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三)针对专业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药学生的课程设置依据行业的岗位需求变化,都会有更新调整,本身医学类学生的实践课时量大,药学生毕业实习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实训实习是促进高校与行业紧密合作的重要方式。笔者所在的药学院从重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从2012年开始与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开展基地共建、岗前实训、订单实习、教材编写、员工互培、教师实践等深入合作,聘任行业专家进驻学生课堂一线授课,选派学生进行在毕业实习阶段企业订单实习,直接留用工作。通过深入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四)针对行业特色,拓展就业服务途径
        根据药学就业行业特色,借助学校学院领导老师支持,利用校友资源,主动联系校友工作单位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全员全民参与学生就业服务中。在每年秋季招聘和春季招聘旺季之前提前了解本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做好精准推送,一对一就业帮扶。今天因为疫情关系,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不断改变着工作方式,“不掉线”得为毕业生服务,宣传“云招聘双选会”、调试“空中宣讲会直播频道”、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线上咨询”成为高校就业工作者的常态。为方便学生更好了解企业,邀请行业中知名企业进行云就业直播,线上就业老师和企业人事面对面对话访谈,带直播间的同学们一起云参观了解企业,推荐实习、就业岗位,在线解答同学们的提问。新时期新形势下, 运用新方式将就业服务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柴亚东,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13,第14期(总第762期),112-113页
【2】马致洁,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医学教育管理,2016年第2卷第1期,350-354
【3】徐帅,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研究,教育与职业,2015年11月下第33期,32-34页
【4】张希玲,新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路径探究,教育与职业,2019年1月下第2期,66-69页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工作坊的教育模式在医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运用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