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暖,花将开,阳光正好。尘缘花开花谢,风过流水光阴,相遇如一场繁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位智者面对面的交流。再度捧起《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我从中明白了到许多之前我不能理解的哲学知识,收获颇丰。读完后也有自己的一点思考:
第一,我从心底似乎明白了点哲学。查阅书本所得,标准的哲学定义是: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认识,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但我可否粗浅的理解为:哲学就是出于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而进行的心灵探险!因为哲学常常带给我们困惑,让我们把本来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提出来,引领我们进行思考,思考之后,也许有答案,也许没有答案,但经过哲学思考之后,我们对世界,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也许更加通透,更加多元了。
第二,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一定时候相对比较喜欢有关庄子的一些哲理思想。 庄子是个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他妙解生死、漫画人生的旷达与幽默,让一代代的中国人倾心。庄子说:“天地与我异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他所明确界定的这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为此,人应该返朴归真, 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 才能保持人性的完美,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人为了利益为了赚钱,不断开垦森林、縁地,为了生产不管周围环境排出各种废气、废水、污染空气与河流,导致环境日益恶化,气候也年年反常。人们确时常埋怨气候、地球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呢?正是因为人类自己不断地杀害动、植物,不断地破坏环境,,才使得生态不平衡,才有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归根结底这些何尝不是我们人类自作自受呢?
第三,面对义与利,庄子从容的选择了前者。他“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他隐于南华山,写出了对石世有着深远影向的《南华经》。“世人熙熙,皆均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 ,庄子认均与其这样,例不如寻找一片净土去守护自己内心的宁静。庄子向来重视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不慕富贵的虚名,他认均荣毕富贵往往会让人陷入义中元法自拔。在他看来,名和利都不是生命真正的目的。
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 就必须持脱人生对物质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淡薄的生话,不求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求生活贫困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超越生死,傲立于天地之间,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兼容的人生最高境界。
反观咱们现在,而在于我们周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为了一己私利,无休止的争强好胜,自享快感。因为没有被考核通过入党。她能在我们学校的教职工群里大骂所有人三天,牢骚满腹,任何人都像是欠了她什么一样?为了一个生日,她能公然在朋友圈里大发:看谁能想的起她的生日、谁对她是最好的?这真就让我不解了,何为对她好?何为对他不好啊?
还有一部分人面对生死, 面对变老,他们无法坦然面对。想尽办法让自己来让自己变年轻,明明己经是半老徐娘了,还在装嫩。更有甚者直接去整容,企图用手术刀让青春的容貌与婀娜的身姿永远留住,殊不知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或逃逼的,要流逝的无论你如何煞费苦心地挽留,也是挽留不住它的,何不豁达点让它走,这样反而能让自己增添一份潇洒的美。苦过了,才知甜蜜;痛过了,才懂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久别重逢。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生活,感恩遇见!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和贵人,就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他们,并要一辈子去记住与报答他们。生活中的最大意义,是感恩生命中的贵人。做人,一定要学会感恩和知恩图报。要孝敬父母,感恩亲情和朋友的曾经帮助,做一个有良心之人。心灵深处的懂得,胜过千言万语。精神层次的认同,超越风尘俗世,知已的相遇不是在人海而是在心上。知已的相守不是在身边,而是在文字里,咫尺天涯近在眼前。我们要相信:这人世间总有一份遇见,唯美了整个曾经;总会有一个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欢。故请你记得一定要带上微笑上路。
总之,庄子的人生哲学,使我懂得了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己心,淡薄心态,合乎自然。近一年多来我喜欢一个人弄弄我得“蝼蚁之地”,偶尔也买点花花草草,鼓弄下我的鼓,看上几页书,偶尔胡乱涂几个大字,画点微不足道的东东,即使同我家小伙一起做上一顿好吃的,然后偶尔相怼都觉无比有意思!更多晚间,我也会在小区听着想听的东东走上几圈,跳上几下绳。我内心无比享受,少了内心的纠结,我更惬意这样的日子。这样静心感受生活的日子,更让我明白了:命运要靠“时也、运也、命也”来主宰,一切只能随遇而安然,静若止水。其心里便是“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的情怀。这样的“静境”让我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 得到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达到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也使我认识到于己于人,无论处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我去顺应的外在世界,而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列最佳状态,那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谁的人生总是会一番风顺?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找到并坚持属于自己的人生步调,懂得取舍,即便深一脚、浅一脚,也要从容、开心地往前走,成为一个内心坚定而明亮的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