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原则 助续编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姚胜蓝
[导读] 幼儿园续编故事有利于幼儿立足现实生活,丰富自己的已有社会经验
        摘要:幼儿园续编故事有利于幼儿立足现实生活,丰富自己的已有社会经验。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由于不懂章法,经常会觉得课堂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进行探讨,总结如下经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遵循幼儿主体原则、个性差异原则和行为启发原则。
        关键词:故事续编 幼儿 原则
        续编故事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种重要尝试,其过程是幼儿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的具体体现,并赋予了幼儿独特的个性化和创造化色彩。在续编故事中,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或者是语言线索,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重新组合,改造出合理有序的情节、内容和人物。
        一、遵循幼儿主体原则
        在续编故事的活动中,从选材到续编的实施,都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保证其主体性的发挥。
        (一)多种故事的选择
        1.多体裁选择故事
        多种选材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吸取丰富的文学知识,还能增加幼儿对故事中对比、比喻、拟人、幽默和荒诞等艺术手法的主体感受。有助于提高幼儿自我表达能力,为幼儿创编活动的展开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刺激。
        2.多题材选择故事
        在选择故事时,应该包括多种题材:反应幼儿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故事;关注大自然的动物故事;具有丰富人文地理的历史故事;等等。遵循此原则,既是尊重了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多种可能的续编
        在故事续编时,必须明确:故事续编的主体是幼儿,教师不能替代幼儿对故事进行续编,尊重幼儿的选择,给予幼儿充分的权利,尊重并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可能性的续编。
        1.多种情感色彩的续编
        故事续编的大概方向是欢快明朗,充满生活激情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事事如意的,悲伤在所难免。儿童的生活也是如此,他遭遇着成人世界里的各种情况,感受着成人的各种情感。在续编时,如何让幼儿表现悲剧、怎么样表现悲剧就成了关键所在。
        2.多种结局的续编
        在续编结局时,一般都会将幼儿的思路引向“大团圆”式结局,并无视幼儿创造出来的“悲剧”。这一定意义上是对幼儿自主选择的主体性的扼杀,打击了幼儿参与续编活动的积极性。故事的结局,只有是合乎理、合乎先前情节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二、遵循尊重个性差异原则
        每一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的情感倾向和爱好偏差,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个孩子。所以,教师在进行续编活动时需要为创设一个丰富的、多层次的、多选择的环境。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能够极大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选择意识。
        (一)尊重每个幼儿故事爱好的差异
        不同性别的幼儿在故事的选择上也有不同。

男生较倾向于有英雄色彩的故事,而女生则喜欢梦幻的童话故事。因此,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幼儿,在进行续编活动时,应尊重其爱好倾向。
        (二)尊重每个幼儿情感体验的差异
        对于不同主题的故事,幼儿由于社会经验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于同一题材的故事,不同的幼儿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农村和城市的幼儿由于社会经验体验不同,在故事的情感体验上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不同幼儿的情感体验,并将两者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机的协调,整合。
        三、遵循行为启发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而幼儿是探索者。教师通过各种行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让幼儿自我主动发现新事物。在故事续编活动中尤其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启发性探索。
        (一)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幼儿的续编
        故事续编的教学中应该既要保留传统模式,也应该增添适应现实教学的新颖形式。
        1.“形”的联系续编
        联系形指的是幼儿通过对某一事物外形的掌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胆续编。玩具、实物等为幼儿提供的是具象、立体的构图,能够帮助随意组合。在集体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幼儿建立角色甚至是情节构图,帮助其进行合乎先前情节的续编。
        2.“动作”联系续编
        联系动作指的是教师利用躯体动作帮助孩子进行想象,串联成具体情节之后进行续编。有些幼儿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整续编,教师通过动作帮助孩子梳理续编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幼儿看着教师的动作表现就能较容易的说出续编的内容。
        3.“声音”的联系续编
        联系声音指的是在续编的时候利用音乐的高低起伏,使幼儿产生通感,进行续编。音乐的婉转帮助孩子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续编的内容也就丰富起来。
        4.“图示”的联想续编
            图示的联想指的是利用图片支架帮助孩子建立续编内容,使幼儿在教学活动时能够更加迅速和高效的进行续编。利用“   +   ”的图示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联想。
        (二)通过多种活动启发幼儿的创编
        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时,由于没有把握好教学节奏和幼儿的学习进度,通常会出现启发无效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需要适时暂停续编活动,开展围绕续编活动展开的初步的道具制作、故事表演等。提前进行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可感的操作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提高了之后的续编故事的参与度。虽然教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顺序,但是,对于续编的活动的进行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总之,故事陪伴了幼儿成长的初期阶段,甚至到成人的阶段我们还在接触着故事,它极大的滋养了幼儿的心灵,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意。围绕以上原则开展的故事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为幼儿今后的创造性学习品质奠定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