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提升对策研究黄标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黄标
[导读] 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组织起来比较随意,通常是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进行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组织起来比较随意,通常是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进行,由教师讲解写作要点、表达主题等,然后小学生便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但是,小学生并不能随时产生写作灵感,经常会为了应付写作任务片面整理现成的写作素材,简单堆砌作文内容,很少阐述个人观点与个人情感,无法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导致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写作自信。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分析小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症下药,以便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写作教学是专门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是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必要任务,可以让小学生自主利用文字资源来进行书面表达,使其能够及时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并表现观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积极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本文将从组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整合写作素材;组织先写后教教学活动,逐步优化学生写作思维;组织多形式的写作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写作经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上的传统
写作是小学语文中最基本的技能,但正是因为基本,导致了教师对其的忽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通常是按照教案,一板一眼地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生硬搬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无法感受到文字语言的真正魅力,句子的灵活换用更是难上加难。在讲解中,教师只关注写作方式的教授,并且讲解也是运用着固定的公式。比如在讲解写作的几要素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多读美文去感受。虽然说在教学的角度上,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情况都是不同,教师这样以一统全的方式会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初衷相违背,而产生阻碍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二)课外书籍阅读的缺少
应试教育是目前现代教育中存在的最为基础而又缺少不了的形式,为此,所有学科的作业已经让学生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展课外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量。除此之外,教师与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视野不开阔,写出的文章内容重读无趣,丝毫没有个性等现象。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提升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更是教师与家长的任务。
        (三)文章的内容缺少活力
写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将事物的感受诉诸笔尖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让人读起来是带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小学的语文作文中,出现的文章与句子都是枯燥的,都是带着一样模式出现的。写的人不知所云,读的人不知写的人到底要表达什么。
二、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一)组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整合写作素材
丰富的写作素材是促使小学生自主展开书面创作的基本前提,可以改变小学生“没话写”的学习现状,使其能够围绕写作主题自主整合、创新语言素材,由此完善作文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充分利用阅读的多种功能来发散小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小学生自主搜集好词好句,切实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
就如在“写作:我来编童话”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整理了多个童话故事,有写人类童话,也有状物类童话,目的是要让小学生全面了解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编写童话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客观分析童话故事的文体特征,由此整理语言素材。接着,小学生就可模仿这些成熟的童话故事进行仿写练习,初步参与书面创作活动。

如此,则可降低编写童话故事的写作难度,让小学生产生写作自信。另外,在平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笔者也鼓励小学生自主摘抄语言优美、结构完整、令人深思的语言素材,希望小学生可以在写作时自主迁移相关素材。
        (二)组织先写后教教学活动,逐步优化学生写作思维
先写后教教学活动是指先让小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然后再针对小学生所表露出来的写作问题来组织作文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及时反思个人写作问题,根据有效的写作意见修改个人作文,由此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如此,也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反思能力,更易于让小学生实现学习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先写后教教学活动,既要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由创作,也要通过写作辅导来帮助小学生修改篇章布局与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有效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
        (三)组织多形式的写作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写作经验
人們常说,“实践出真知”,要想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组织丰富的写作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写作应该始终围绕小学生的现实表达需求展开,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安排来组织写作教学活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丰富写作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表达需求来组织写作教学活动,以便切实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经验。
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者就会认真与小学生沟通,由此设计写作任务。比如,当小学生完成某本书的阅读任务之后,笔者就要求小学生写读后感;当小学生参加了集体性活动,并为此感到兴奋、快乐与幸福时,笔者便据此引导小学生展开叙事写作活动,使其及时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等等。另外,笔者还要求小学生每周至少要写三篇日记,让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四)拓展学生阅读面,增大习作素材积累量
新课改工作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并积累阅读和写作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习作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专门开设几节阅读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完《神奇的纳米技术》后,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纳米科技的科学小品文在阅读课上供学生传阅,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小品文的阅读兴趣。除了科普类文章,教师也可以时不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其他类型的文章,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素材积累量。
        (五)完善后期作文批改工作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不应草草地给学生的作文打上等级然后就结束批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贯彻个性化评价方式,简而言之,教师要创新评价内容,尽可能将作文评价变得更加完善、详尽。只有教师对作文批改下足了心思,学生才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修改。对于写作功底较好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对其写作风格进行指导,帮助其写出更具自身语言特色的文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的写作教学活动是为了促使小学生及时展开书面表达,让小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技巧与方式,由此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产生的认知问题,由此确定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为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刁秀兰.小学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20(10):33-34.
[2]张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0):134+136.
[3]詹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0):161+163.
[4]金亚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