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 和锡新
[导读]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各阶段教育中的永恒主题,尤其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各阶段教育中的永恒主题,尤其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可以在学生心中埋下热爱国家的种子,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提升。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国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不惜牺牲经济来拯救生命,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将这些应用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为疫情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引言:语文作为爱国主义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元素日渐增多,要求教师基于疫情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模式,采取“家校共育”等教学模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战疫英雄的感人事迹,为学生标明正确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榜样,以此促进语文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疫情教育的依据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时,将疫情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结合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和国家为抗击疫情所付出的努力更好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情感接受熏陶、思想接受引导,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疫情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结合疫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对语文教学进行渗透
1.结合疫情新闻开展教学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新闻,讲解过程中要通过语言表达刻画出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这样可以更好地感染学生。教师在应用疫情新闻之前首先要对新闻进行全面的了解,正确分析新闻中的人物形象,将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挖掘出来,然后传递给学生[1]。例如,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农业农村局从事肉食品检疫的全体成员,凌晨十二点准时到工作岗位,认真搞好疫情期间的检疫监督。遇到病死的动物、不合格的产品积极上报,告知经营户,并做出书面通知,在疫情期间做到依法、公开、透明。针对日渐严重的新冠疫情,做到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又如,疫情期间重庆酷铂科技有限公司江津区经济信息委医疗物资保障组共产党员周雪峰,每天至少有12小时在企业驻守。每天周雪峰都会从家里带来很多可口的饭菜供厂里员工食用,虽然饭菜数量有限,但是却显著的改善了一线口罩生产员工的饮食质量,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保障了口罩的产量。教师就可以将这两个新闻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两位共产党员为支持国家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我国光辉伟大的党员形象,增强对国家认同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2.开展诗歌教学过程中融入疫情教育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诗歌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在疫情期间也有很多诗歌和爱国情感有关。例如,很多一线白衣天使都自告奋勇的投入疫情前线,放弃了新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进入了最危险的疫区,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歌颂白衣天使的诗歌,例如下面这一首:春来祈福够年花,口罩如潮掩久遐。众志成城无不胜,一肩瑞景背回家。说的就是正值春节,九州大地都因为疫情而被口罩所覆盖,而白衣天使在这样的背景下都积极投入到了抗疫作战当中,最终为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风景。教师可以对比这些歌颂白衣天使的诗歌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从而让学生在更好的掌握诗歌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3.以说明文的形式开展疫情教育
        说明文的三要素为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这非常适合用来阐述疫情。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教师可以将疫情的开始、爆发和收尾通过说明文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渗透我国在抗击疫情期间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发生的感人故事。例如,当疫情爆发以后,我国迅速提出了要依据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标准在武汉建设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要求,其中火神山医院1月25日正式开工,2月2日交付使用,2月3日开始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我国是如何在短短的10天建成了一座设备和各项功能都非常齐全的医院,让学生了解这其中既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有无数建筑工人不分昼夜地努力,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拯救生命、战胜疫情。通过这种完整地表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说明文必须具备的这几个要素,同时也通过与疫情有关的信息提升了对国家的信心,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在课后阅读和写作中渗透疫情教育
        教师可以将疫情教育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主题,比如可以让学生观看疫情期间的新闻和阅读感人故事,当学生观看完毕以后可以根据个人感受开始写作,不必限制写作题材,只要学生能够将个人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即可[2]。例如,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共产党员张定宇,他自身是一位渐冻症患者,长期承受病痛折磨,但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但不幸被感染,张定宇院长期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坚持在一线30多天,连去看妻子一眼甚至都没有时间,他走路时不平稳的身躯在人们眼前无比高大。类似这样的感人事件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感人事件以后,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在课上开始朗读,将个人感受传递给所有学生,让学生了解一位共产党员对国家的忠诚,一位医务人员对生命的负责,让学生在感动中更加热爱祖国。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疫情教育,可以结合疫情期间实际发生的故事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感,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祖国的伟大,以此获得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宝新.疫情背景下中小学在线教育高效化的行动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0,05(11):56-58.
[2]郁明.有序敬畏担当——疫情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三个密码[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21(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