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尊老、敬老、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念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基本觉悟和要求。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有责任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并保护自然;有了感恩之心,才能培养孩子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教会孩子们懂得回报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古代诗歌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一)名人故事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养育之恩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人更应该懂得孝道。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应该讲给青少年学生听,据说子路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又没有米,子路翻过几道山走了几十里路,从亲戚家借回一小袋米,让父母吃到香喷喷的米饭,邻居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懂得感恩父母的好孩子。东汉时的黄香因扇衾温被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驱赶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历史上像子路和黄香这样懂得感恩的人有许许多多,他们成了当代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二)名言警句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代诗歌中蕴含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名言警句中的感恩教育资源也很丰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时候,小鸦会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哺出来喂给老乌鸦吃,来感戴老乌鸦的恩义,这就是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连动物都知道感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更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困难的时候受到别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报答。“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是儒家倡导的知恩图报、礼尚往来的为人处世的态度。“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在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该学会感恩并好好珍惜。
(三)古代诗歌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唐代大诗人孟郊早年漂泊无依,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从此孟郊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将母亲接来同住。
孟郊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此时愈觉亲情可贵,于是写下了《游子吟》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表达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成为人们感恩母爱的千古名句,《游子吟》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向世界各国学生推荐的优秀读物。古人无名氏《师蚕》里写到“教子教女,辛勤半辈。满头白发,甘乳一生”人们自古崇尚“天地君亲师”,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感激。唐代诗人李绅《悯农》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用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盘中的饭食,联想到农民伯伯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禾苗的感人场景,来表达人们对农民、对所有辛苦付出的劳动者的感激之情。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所有辛苦付出的劳动者。
二、感恩教育具体实施策略
感恩是一种心态,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也是一种人格品质。当代中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总把父母、亲朋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当作理所当然,他们总是很自然的向别人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和感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教育当代中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懂得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所有辛苦付出的劳动者,懂得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1、在学习中领会,在交流中领悟,在思考中剖析
适宜进行感恩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方法也灵活多样。古代诗歌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名言警句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名人故事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在大声诵读中进行感恩教育,在交流讨论中进行感恩教育,在辩证思考中进行感恩教育;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媒体、公益广告等大力宣传感恩教育,在正反案例中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并施恩,教育学生回报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回报国家、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茁壮成长的阳光和土壤,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珍爱生命,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
2、以身示范,在行动中收获感恩
以身示范,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重视以身示范、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曾记得央视《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为自己的母亲洗脚,这一切又被自己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经过耳濡目染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法感恩自己的母亲。正当疲惫的母亲准备为孩子洗脚时,却看见孩子端着洗脚水向妈妈走来,边走边说:“妈妈洗脚”。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像《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一样,可以给予青少年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孩子是天真淳朴的,他们会跟随父母的脚步一起传承感恩之心。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感恩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感恩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怀揣感恩之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感恩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将中华美德发扬光大,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课件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4.
[3]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4]从余.中国历代名门家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作者简介:
姓名:龚丹
性别:女
籍贯:四川广安
民族:汉
学历:大学本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河北大桥吉得利公司二楼 1500119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