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结合幼儿“玩中学”“在情境中学习”的特点,在探索幼儿语言能力培养途径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将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最爱亲近的大自然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自然绘本以极具美感和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融为一体,幼儿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发现自然的美妙,感受自然的乐趣,加深对自然词语的理解,从而全面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大自然提升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活教育》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课程,应让学生直接去大自然学习”。《指南》“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纲要》也指出:“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的回应。”《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应通过多种活动(日常生活、游戏)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自然绘本以反映自然生活经验为内容,为幼儿所喜爱,更为幼儿语言交往提供了实践机会,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一、活游戏,身体感知,给幼儿说的语言情境
自然绘本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每一个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不同,在游戏中幼儿或多或少会出现不理解个别词语意思的情况。因此,教师除了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和掌握幼儿游戏前的经验准备外,还要针对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生活词语采取相应的解答策略,从而帮助他们扫除语言理解和游戏障碍,不断拓展语言认知,提升语言理解能力。
1.关注个别经验,开启“解惑”之旅
幼儿对于一个词的意义的理解要受他个人经验的影响,要受他的环境和感觉系统的决定。一个只在超市内买甘蔗的宝宝和在田里拔过甘蔗的小孩,对于同一词“甘蔗”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以绘本切入,并让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带上手套、带上工具、走进甘蔗地,看一看甘蔗、拔一拔甘蔗、尝一尝甘蔗,孩子们对甘蔗有更全面的认识。
2.借助问题情境,引发语言共鸣
在自然绘本中,往往是对生活印象的再现描述,引导幼儿理解自主游戏中出现的难懂词语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前的学习主题、热点话题、幼儿的兴趣等,适时增加一些新的角色和游戏内容,激发幼儿体验各种角色和游戏场景中的常用词语及其表达方式。
二、活课堂,走进自然,给幼儿说的欲望
大自然是最适合年幼儿童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置身于大自然,儿童的内心不仅会产生问题,而且往往会产生伟大的问题“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会有我?”“月亮有没有家?”这些话的背后,是小孩子求知的心理冲动,沿着这样的心智活动的路径,他朝向的是科学。
1.绘本情节再现,让语言可圈可点
在绘本活动《14只老鼠去春游》结束后,我们组织宝宝和家长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公园,去看看春天公园的小草、小花,一起去挖笋,感受春风拂面的温暖。绘本融入自然场景,孩子们才会发现大自然无穷的新鲜和奇妙。秒秒说:“哇,瞧瞧,我发现泥土是松松的、软软的。”豆芽说:“春天的花朵是五颜六色的”。
2.绘本游戏分享,让语言日臻完善
在《热闹的大街》绘本分享后,教师先邀请参与“小厨房”游戏的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工作时使用了那些语言,服务员溜溜说,我接待客人时,会说“你好,欢迎光临”、“请到这边来坐”、“欢迎您下次再来”。“大厨师希希”说:“菜好了,我会对服务员说:“1号桌客人的菜好了,可以上菜了。”教师还和幼儿一起总结出了一些适用于小厨房游戏的语言表达诀窍,如要善于询问“客人”的需要与他们说话时语气要温和等。
三、活教材,自然绘本,给幼儿说的技能
1.亲身体验,让幼儿有备可讲
为了提升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家长和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和加深对周围生活的印象。教师一方面还可指导和协助家长安排好幼儿的家庭生活,丰富幼儿的见闻。
2.游戏角色,让幼儿有话可讲
黄河弼先生的“老鼠与鼹鼠”系列,又轻盈,又丰盈。但就其情节来说,说白了也是“游戏”啊!并且是很多富有创想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乐乐和琪琪会尝试着小手拉着小手说:我们一起玩吧。给小羊喂食时,天天用软软糯糯的声音说着:“吃吧,吃吧,我是你的好朋友”。简单的游戏情节变成课程的一部分,孩子们对绘本的认识就不仅仅是绘本了。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最大的需求莫过于跟真实且丰富的自然相处。在阅读《遇见春天时》,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幼儿听风雨,闻草香;在阅读《秋天来了》,我们可以带着幼儿品尝秋天果实的味道;《来信了》让幼儿感受冬雪的微凉……幼儿需要这些经由不同感官而来的信号,激活大脑这座宝藏;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爱、接纳爱、给予爱,慢慢的理解我们和整个大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而的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学前儿童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枫,2006
3.《活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鹤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