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丰富小学低年龄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本剧合理引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本剧的演绎中得到表现欲望的满足,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作能力,使得学生对于教材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本文通过对于课本剧在小学低年龄阶段语文课堂中的实际作用进行分析,并探究得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应用策略
处于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往往理解能力不够完备,对于语文教材课文的理解相对浅显,而小学语文教师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能够使得学生在对于课文的再创造以及再演绎的过程之中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将课本剧广泛应用与教学课堂之中,但相关应用策略仍然需要语文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
1.课本剧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发挥的实际作用
课本剧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的引入使得教学形式得到了丰富,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往往具备极强的表现欲望,而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并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互动时间,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感较低,很难保持长时间精神集中的状态。而课本剧的合理引入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能够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可以在语文教材课文内容中加以自己的创意修改,并编排成为适合学生进行表演的形式,在整个课本剧的制作过程之中,学生不仅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同时还十分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而为了使得课本剧能够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掌控课本剧的展开形式,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制定相应的要求规则,只有规范化的课本剧活动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很多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较弱,只能够在语文教师的讲授之下了解语文课文所表达的表层含义,且不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长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处于被动状态,这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课堂中加入课本剧这一新型的教学活动模式,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学生只有真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够为课本剧做出合理的修改与安排,且在进行课本剧的演绎过程之中,学生需要记住大量的台词并保持人物状态,真正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切实提升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2.课本剧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选取创作空间广泛、有助于学生自由发挥并演绎的课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选取用来演绎课本剧的课文时,应当注意选择那些能够便于学生进行表演的课文类型,例如《小马过河》《蜘蛛开店》等具有童话色彩的课文内容,就能够在学生的演绎下更加灵活生动,且只有相对灵活的课文内容才能够利于学生的再次加工与演绎。很多语文教师在为学生选取规定课文内容时忽视了这一重要的问题,也因此导致了学生在进行课本剧的编排过程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选取课文类型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并真正实现课本剧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学生创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采取相应的帮助,并不需要立刻告知学生相应的解决方式,应当通过合理引导加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自己进行思考,如果不行再由教师进行具体的引导。以《揠苗助长》一则课文为例,其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故事性,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寓言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将其中的深刻含义通过课本剧的方式得以体现。且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演绎氛围,这样结合有助于学生自由发挥并演绎的课文内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规范课本剧的制作与展现过程,确保课本剧的教学效果
虽然如今课本剧已经广泛引入到我国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课堂之中,然而由于语文教师的运用策略有所不同,课本剧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很多语文教师仅仅将课本剧作为活跃教学课堂氛围的一种手段,并没有意识到课本剧所带来的实际教学价值,因此导致了课本剧在小学语文低段课堂教学中无法发挥实际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规范课本剧的制作与展现过程,首先需要带领学生全面对于相应的课文内容展开分析与理解,在确保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的基础之上开展课本剧的制作过程,这样学生的创作方向将会更加明确,且课本剧最终表达出来的含义能够更加深刻,对于课本剧的演绎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此外,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明确分工,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真正参与到课本剧的编排与演绎之中,且合理的安排能够切实提升课本剧的整体开展效率,这些都能够为课本剧的呈现效果以及教育意义起到积极的作用。以《狐假虎威》一课为例,学生首先需要合理分配扮演的动物角色,只有选取角色恰当,演绎效果才会更好,且学生应当充分感受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的形象及特点,在透彻分析的基础之上展开课本剧的编排。
3.结语
课本剧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引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真正意识到课本剧所带有的实际教育意义,且需要为学生合理选取用于演绎课本剧的相关语文课文,并制定完备的课本剧制作与演绎规则,使得课本剧的整体编排与演绎效率得到提升,且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课本剧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冯颖.浅析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59.
[2]龚艳.如何让课本剧表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抹亮色[J].名师在线,2019(1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