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一直是大多数小学生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不仅要把表达清楚内容,还要投入真情实感,要让作文内容有灵魂、有内涵,但写作需要一些灵感,具备扎实的基础功底,足够的知识储备,有着大量可以挑选的素材或者生活经验。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选择恰当的写作指导方式,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从作文内容中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思想境界、能力发展状况等,进而发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作用,和学生共同突破写作这一大难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质量,推进写作教学的高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对策
在写作方面,大多数小学生都存有排斥的心理,胡编乱造、东拼西凑、堆砌词汇等现象屡屡发生,内容大同小异,思维局限性太大,把作文当做一种负担,敷衍了事,日常学习中不具备观察、记录的习惯,缺乏深入思考的意识,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这与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足、生活阅历少等因素有关,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找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方,另辟蹊径,转变指导方式,从实际教学情况考虑,灵活运用多种指导策略,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帮助他们突破写作这个难关。
一、开启读写一体化的指导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课堂中渗透随文练笔,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随文练笔是将读与写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可帮助学生打好写作这项攻基战,为长篇内容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抓住契机点,灵活地转换练笔的方式,每次都让学生获得一次新鲜的体验感,慢慢地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慌心理,使得他们能快乐地进行写作,进而达到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的效果。以《穷人》这篇课文为例,在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后面并没有交代其他的内容,教师则引导学生由此展开联想:看到熟睡的孩子,渔夫和桑娜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对话?他们又会做些什么呢?之后的生活状况又会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自由编写,部分学生写下了幸福的结局,部分学生顺着故事的情节来编写, 展现出了他们超凡的想象力。这种方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他们对文本阅读意犹未尽的情绪,提供给了他们自由续写的空间,使得故事按照他们想象中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特征,故事内容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潜能。
2.注重课后的学习总结,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读写结合模式中,通过阅读可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为他们灵活地组织语言、运用技巧提供帮助,写作时可精准地运用词汇、恰当地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可把写作主题定位在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上,以学生的阅读理解为基础,引导他们对材料内容进行总结,锻炼他们写读后感的能力,促使他们写出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进而有效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后,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更多居里夫人相关的事迹,总结居里夫人的特点及精神品质,写下自己对居里夫人的感触。有的学生从课文中领会到了居里夫人无私奉献、淡迫名利的特质,明白了敢于探究、坚定执著的做事态度,有的学生明白了不停奋斗的重要性,领会到了居里夫人百折不挠、坚定信念的思想精神,坚定了以她为学习榜样的目标。从学生的写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深刻地领会了题目中美丽的含义,再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描述日常所见的“美丽”行为,丰富他们写作的内涵,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生活化的引导方式,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
小学生写作内容空洞无物、千篇一律,这与他们平时缺乏积累的习惯有关,而小学阶段的写作大多是对生活现象的深度挖掘,所以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写作素材,灵活应用课堂上所掌握的写作技巧,优化语言组织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问题。比如在写景的练习中,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某个特征进行详写,或者从多个角度描述同一个景物。先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再引导他们调动多种感官去体会,了解事物的表面特征及内在属性,借助具体的事例进行深入地写作,鼓励他们把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这样每个学生所选的主题事物都不相同,能够写出一些独特的见解。或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广阔的天地之间,提示他们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的方式,将自身的体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既达到了丰富学生素材库的目的,又缓解了学生的写作压力。
三、恰当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氛围,拓展学生写作的空间
处在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又增加了一条,除了平时的阅读和观察生活之外,可以快速地了解生活圈子之外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创设出真实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比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闻,教师可以挑选出适合小学生看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了解一些代表正能量的事情,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启迪,实现提升写作质量和育人的双重目标。如小学生帮助交警扶起倒在马路中间的长条栏杆,小学生遇到问题冷静求助他人的音频,多个小学生合力救助摔倒老人的故事,小学生拾到物品及时报警的事例等,将这些正面的事例视频播放出来,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进行写作,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看过的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站在一个倾听者和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发挥多元化评价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恰当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优化指导方式外,还要改进评价的内容及形式,向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的不足之处并了解改进的方法,这样才能快速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质量。比如在批改中,教师通常会只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分数,有时候会圈出错别字或者划出语句不通顺的部分,给出的评语也只有简单的几个字,这样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邀请学生加入到评改中时,他们可以看到其他学生的写作内容,以一种挑刺的心态去评改,可以发现大量的问题,也能从中吸取他人的优势,而教师的评改也不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结构不规范的层面上,而是先指出优点再提出缺点,让学生在下次的写作中做到扬长补短,使得他们更加稳妥细致地处理自身的问题,帮助他们明确写作该注意的地方,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逐步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目标。
总之,要突破写作这一难关,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继续结合小学生的写作情况,探索出更加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学生写作时的焦虑感,从根本生解决他们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积累素材,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唤醒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思想,指导他们写出细腻且真挚的文章,从而让他们看到写作的希望,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施云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
[2]胡琼为.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20(06).
[3]谢世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08).
[4]宋凌.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