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张明英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张明英
[导读]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始终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摘要: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始终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再也无法满足社会和学生们的需求。我国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响应新课改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改变
        一、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1.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课时比例,不难看出阅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资料,不断扩展知识面,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是学生们获得知识和审美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感悟、思考和评价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只是让学生们进行快速阅读,然后培养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进行答题的能力,对于文章的分析和思考都直接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经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以主体地位进行独立阅读。以《背影》这篇课文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教会学生生词,然后进行划分段落、给出文章主旨、讲解等过程;而运用探究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背影》这篇课文的情境当中,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讨论过后再得出最终的结论。在这种新型的教学当中,教师没有针对任何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对学生进行指引,由学生主动探讨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体。
        2.作文教学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所给的作文题目长时间如出一辙,学生们所写的文章也就千篇一律。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指引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观察生活然后进行写作。例如《多角度观察事物》,这篇作文题目首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表明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观察事物是会有不同的效果的,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要学会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仔细观察,进行思考,写进自己的作文里。这样的题目和引导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学习能力。
        3.综合实践课程安排。新课改要求加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活动,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完全抛弃了主导地位,而是同学生们一起参加课堂活动,进行互动,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例如课堂活动中,可以以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形式出现,学生们都积极搜集本课资料,教师负责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上台发表感想。例如《时间偷不走的爱--献给母亲的歌》这一课,学生们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到很多有关母爱的诗词和文章。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还能够通过合作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答疑,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转变的原则
        1.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掉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为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和总结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经过课堂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讨论问题和学习问题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2.加强互动。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指导者,而不是一味地将知识单纯地进行传授。教师要积极参加到学生们的讨论中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自已的理解并消化。这种互动实际上是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互相合作的前提下解决语文学习中的知识点和问题。还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中的任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能够通过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参加活动过程中,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学们互相帮助,更有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应该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能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极大地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和潜力,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颜琳.基于思维发展和语言运用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47-48.
        [2]党治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28-229.
        [3]詹恩平.创新古诗词教学形式,让课堂意趣盎然[J].人文之友,2019,(23):193.
        [4]孙丽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初探[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12):47.
        [5]王鸿.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人文之友,2019,(23):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