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由于识字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许多小学生已经对语文课堂渐生厌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策略,将更多的趣味化元素融入识字课堂中,让小学生在欢乐、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汉字,这就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写法和读法,从而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引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教师以低年级小学生的主动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汉字的写法和读法,这就有利于加深学习效果。并且,为了避免学生会对教学方式厌倦,教师可以拓展更多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汉字,从而有利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
1.联系生活,展开趣味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中,万事万物都是十分美好和单纯的,游戏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内容,因为这样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发现低年级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弱,有些小学生存在“左耳进,右耳出”的学习问题,总是记不住某些汉字的笔画和写法,这令教师总是很头疼。那么,探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固化问题,重复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识字,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探究兴趣,这就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识字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较少,总是围绕课本教材教学,让学生感觉不到新意,渐渐地降低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如果想要改善这种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将更多的生活化元素融入识字课堂内,因为从汉字地起源来讲,甲骨文、象形字都是古人通过观摩人、动物的形态创造出的文字,随着历朝历代文学家的改良,最终才演变为至今使用的现代汉字,所以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汉字的写法与生活事物的形态相联系,势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汉字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使用趣味化的口吻讲述汉字写法、历史等,这样会逐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
比如,当语文教师在教学《在家里》时,从该篇课文来看,主要讲述部分家具的汉字写法和读法。那么,当教师在教学“沙”字时,在黑板上可以将“氵”和“少”分开书写,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问左边的偏旁怎么读呢?右边的汉字怎么读呢?”,有些学生会说“左边叫三点水!”,有些学生会说“右边念”,显然学生不能全面地了解该汉字的写法和读法,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沙字顺口溜”,如“不能少,不能多,少字旁边三点水,少水的泥土叫沙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记忆“沙”字的写法,又可以带给学生趣味性。还有,当语文教师在教学“架”字时,同样将该汉字分别“加”和“木”两部分,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问上边汉字念什么?下边汉字念什么?”,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认识不够全面的问题,所以教师依旧可以利用顺口溜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上边加起来,下边立起来,木头加着书,这才是木架”,这就可以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中学习汉字,同时提升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找寻更多的汉字教学儿歌,让学生可以跟着识字儿歌唱歌,这样伴随着儿歌欢快、轻松的律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比如,教师可以将《识字歌》带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倾听,正如“有日有月多明亮、有水有羊喜洋洋”等歌词所述,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记忆“明”、“洋”字的写法。由此可见,通过在识字课堂上联系生活,可以让小学生真切地对汉字产生熟悉感,同时利用顺口溜的方式增加教学趣味,从而有利于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识字学习效果。
2.利用配图法,展开识字教学
由于很多文字都是从具体的事物直接形化而来,如果能够将这些文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配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实际上更容易让学生学会一些生字和生词,尤其是在低年级中使用。虽然,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具体运算能力,但是仍处于感知运动阶段,需要借助于其他事物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形象化的图形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容易学习识字。
比如,当语文教师在教学《日月明》时,当在教学“月”字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轮明月,当在教学“火”字时,教师可以在黑帮是画出一团火焰,这样就可以帮助小学生较为形象地理解汉字的写法和寓意,实际上这种方法已经在很多教材中使用,如生字旁配上插图等。因此,如果教师可以借助配图展开识字教学,可以将枯燥乏味的课文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像,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并且,在使用配图发的过程中,教师还可结合当前热门的动漫选择图片,还可以遵循图文结合的原则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整个教学活动质量。
3.利用情境法,展开识字教学
目前,很多的教育学家已经提到情境对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中,也表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的、社会性的、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应该让学习者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促使可以在合作中学习,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而且,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强,不能进行单方面输入式地进行识字学习。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法展开识字教学,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课堂学习效果。
比如,当教授“香”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仿佛置身在花园之中,然后教师在教室内喷些香水或空气清新剂,让学生深深呼吸,仿佛有一股芳香萦绕在身旁。再如,当教师在教学“甜”字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块糖果,让学生喊着糖感受“甜”味。那么,这就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概念转化为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这两个汉字的内在涵义,从而有利于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生字和生词的学习需要借助于趣味化元素,让小学生可以在喜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学习,既有利于增强生字和生词的记忆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静超.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146.
[2]赵斌.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3):60-61.
[3]刘艳云.追根溯源 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0(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