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学语文学困生家长沟通的艺术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薛海英
[导读]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尤其学困生的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如何运用良好的沟通艺术构建家校合作,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家长,站在学困生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贬低学困生,在沟通中给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为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沟通艺术;沟通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是学校和家庭,如何对学困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困生家长的沟通中要尊重学生家长,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一、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一个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仅仅依靠学校或者是家庭教育是不够的,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情况,家长也无法看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状态,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配合,教育教育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使其更具有连贯性和针对性。教师与学困生家长的沟通也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关系。因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层次不同、教育观念不同、职业也不同,想要家长与教师做到教育观念一致是非常困难的。教师为了提升学困生学习质量、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求教师与家长要进行良好的沟通,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家长,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教师与家长也要从彼此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为培养创新型学生创建一个积极的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也要和谐施教、共同进步、共同成长,通过和谐的家校合作,为学困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与小学语文学困生家长沟通的策略
    1、多捧少贬
        与学生家长沟通要有良好的态度,要热情,有礼貌。众所周知,学生困生家长是带着一定的心理负担来到学校的,如果教师总是态度冷淡、言语间透露着贬低,会让学生家长感到难堪,可能最后连交流的勇气都没有,只能任凭教师数落。学生家长在学校收到冷眼相对,毫无疑问学生回到家里必然少不了一顿数落。学生也会“死”给家长看。这样的沟通交流时毫无意义的,甚至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家长愿意到学校做客是对教育工作的鼎力支持。
        例如,两名学生打架,一名学生收了伤,当受伤的学生家长来到学校时,教师可以热情的接待,满脸笑容的让家长坐下,倒上一杯热茶,同时要对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这样学困生家长的怒气就会消失一大半,与家长也更容易沟通。教师可以选择人少的地方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毕竟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学习不好还喜欢打架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这样也有利于尊重学生的隐私。在与家长沟通中也要说出学生的优点,如,学生的背诵不好,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错,学生作文不好,但是阅读能力非常好。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
    2、平等沟通
        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要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会将责任推到家长一边,或者是责备学生不肯学习,很容易引导其家长的不满,或者对类似事件产生厌烦的心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个家长没有在自己孩子的学习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呢,那个学生又是天生的笨蛋呢?只不过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已。因此,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平等的沟通,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与家长沟通。
        例如,小贾最近的成绩不理想,下滑的有些快,是最近家中有很么事情吗?或者是学生有什么反常吗?这样可以勾起家长的记忆,让家长不再是一味的责备学生,也会从自身找原因,与教师一起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育观点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与教师找到彼此教育的共同点,提升学困生学习质量。
    3、交换身份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交换身份,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性思考学困生。家长与教师要知道学生可以成为学困生并不是一日形成的,教师和家长要对学困生有准确的定位,与其看着学生日渐消沉,学成绩一日不如一日,还不如转变彼此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首先,学生成绩提升一分是一分,学习态度认真一次是一次,家长与教师都要给出积极的肯定,增强学生自信心,其次,学生喜欢那个学科,要为学生提供便利,学不下去,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回家只要做作业就可。最后,教师与学生家长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要彼此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家长不枉此行,有一定的收获,让学困生的学习有所提升。
        4、倾听和理解
        任何教师,无论是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身后的思修养,都不可能所有工作做到十全十美、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随着整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教师也应认真的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在教学中借鉴学生家长的建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众所周知,旁观者清,家长对学生的往往比教师更了解学生,有的时候家长更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的架子,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向学生家长咨询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作出改进。同时与家长沟通时,理解家长这点也很重要,即使有些家长不配合,也要理解他们,如,当学校要求学生购买课外书籍时,一些学困生家长不配合。此时教师要理解家长,学生学习不好,家长肯定不愿意在浪费额外的金钱,此时教师要站在家长角度去说服家长,以理服人。这样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是平易近人的,也会诚心诚意的配合教师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与学困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时教育教学的重点,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中要尊重学生家长、平等交流、互换身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与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困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书育人任重道远,教师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家长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家长要彼此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雅连.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J]. 读与写, 2019.
        [2]张艳.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0.
        [3]陈文静. 浅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