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重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高低与语文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加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力度。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引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往往一味地关注学生“写”的结果,把作文课堂打造成“写作技术训练的战场”,这种狭隘的课堂教学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思维狭窄、凝滞、固化、机械,而写作课堂也处于一种无序、随意、无望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现象,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定要在关注“写”的过程中,突显学生主体性,抓住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强化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品质建立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它是对能力的一种衡量。在语文这门工具性的学科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职责。从内容来说,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严谨性、批判性、创造性六个方面。诚然,在语文写作中,学生“写”的内容来自广泛灵活的思维,是学生思维的产物。以往的语文作文课堂只重视作文知识传授及写作技能训练,弱化了思维品质训练,这让学生的写作毫无内涵和生机可言。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思维品质培养。
二、教师写作思维品质培养现状
教师重视技巧的教学,忽视思维品质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十分关注学生写作技巧的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品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往往会功利性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得高分的技巧。教师注重学生写作思维品质的培养,但不系统大部分教师知道写作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有所体会。但是部分老师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往往习惯将这些思维的方式作为知识点讲解,忽视了学生系统性的理解,因此,思维品质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在写作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相比较记叙文,议论文具有较高的写作层次,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各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另外,通过议论文的写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能够辨别事物是否正确,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够通过相关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导致文章的论据与论点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际生活融入写作中,对事物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与评价,从而使作文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开源导流,刺激学生敏捷性思维品质的提高
敏捷性在思维活动中,指代的是思维的速度特点,体现的是学生智力思考的敏锐度。
刺激学生敏捷性思维,实质上是训练学生可以在材料阅读过程中迅速思考,敏锐的锁定写作材料,并尽快完成材料的组织。对学生思维敏捷性进行培养,需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开源导流。“源”是指信息资源,开源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从脑海中积累的材料中调取本次写作的恰当材料。导流则是指教师要在学生感到没什么可写的,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引导学生对大脑中的内容进行挖掘和整理。
(三)“一题多变,探究本质”,培养思维的广与深的品质
这里的“广与深”思维品质,指的是思维广阔性与深刻性品质。就前者而言,教师可采取“一题多变”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何为一题多变呢?就是教师准备一个写作素材,可将其变化成不同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广阔性思维。或者呈现一个情境,分别从体裁、写作角度等方面进行多种练习。如教师给出“面对春色,孩子笑了,妈妈陶醉了!”让学生自由发挥,写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文等多个体裁的文章;还可以从孩子角度、妈妈角度来写不同的春景。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极大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学生有更宽广的写作思路,使语文写作也就不再闭塞、难行。
(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比较思维能力
说明文主要运用了分析与比较的思维,想要写出优秀的说明文,应该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描写,而且还要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比较主要分为同类事物的比较与不同类事物的比较,想要把事情解释清楚,应该对各个事物进行充分的比较,这样才能够让读者更好直观的理解事情,因此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说明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搜集素材、分析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五)辨别是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
批判性思维品质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用独立的思维来批判认识事物的品质,具体体现是不对他人的观点进行盲目的认可,能够独立的形成自己的认知,对于对错有着明确的认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概念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识别一些题目中的“陷阱”,让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通过引导不同观点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对错,结合材料写驳论文能够对学生批判思维进行比较好的锻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助力学生以良好优秀的思维品质打造文质兼美的语文佳作。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写作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死板的技能呈现,而是以丰富的思维品质训练充实写作课堂,让学生在写作中会思考、能思考、巧思考、有效思考,继而写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语言精妙的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语文写作的精髓,继而轻松愉快地写作,体验语文写作的无限妙趣。
参考文献
[1]林爱琴.写作思维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下),2018(08):211.
[2]李新华.有效解读文本,促进写作思维深度发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6):8-9.
[3]张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