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六年级作为初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对于小学语文的总复习以及初中语文的基础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初小衔接的过渡工作,这考验了教师的自身能力,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小学六年级的课堂教育,为实现学生顺利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教学;初小衔接
大部分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有明显的不适应情绪,对于初中的课程学习也倍感压力。这正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时,没有提前达到初中知识的储备量。学生难以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难度,产生厌学或是抵触学习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一个考验,教师应该提前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适应语文课程的教学速度与模式,使得升入初中的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初中知识。
一、初小语文教学的差异
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大多偏向老师的引导,多由教师讲授基础类的知识,在六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流于形式教育,学生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受年龄限制,
在综合能力的发展上十分局限。尤其是初中的语文课程与小学差异明显,尤其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这要求学生不断拓展自身。
初中相比小学开设了更多的课程,如历史、地理等,这些学科的学习分散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专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无法跟上初中教师的教学速度。学生无法把握每一学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速度,往往产生偏科的现象。初中的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学习的效率,原本依靠老师督促学习的学生,往往在初中的学习中无法自主独立学习,也没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长期下去,学生对于难度增大的测试以及教学速度变快的课堂都会产生厌烦心理,不但无法达到老师制定的学习任务,还会造成更大的学习压力,影响未来的学习发展。
二、做好初小衔接的措施
(一)夯实语文基础
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制定好符合初小过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速度,帮助学生在总结回顾小学语文知识点的同时,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初中的语文课程学习。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整理语文学习中的难点重点,为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序的安排复习、自查环节。在学生的语文基础上,逐渐深入扩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初中教学大多专注于对知识内容的感悟,更多的是要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同于小学课程对于拼音或是语句的学习,初中更要求学生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这需要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剖析时,可以重点分析其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从基本的字面含义到语句背后蕴藏的情感内容都有深入的理解。用系统科学的教学手法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基础,为学生顺利进行初中的语文学习做铺垫。
(二)培养学习能力
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初中独立学习的学习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培养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课堂结束后总结这堂课的内容,在课堂中提问,对于课堂的重点要多记笔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多多拓展自身的文学素养,为日后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许多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模式,正是因为没有养成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小学六年级的课堂中,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无论是对于写作的教学还是阅读的教学,都要在小学的课堂上开始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国内外的名言警句,通过给学生讲述经典故事或是谚语俗语来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断拓宽小学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适应初中语文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要求,不断积累优秀的作文素材,养成学生多读书多写作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善于观察生活的一点一滴,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为了让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能快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应当在小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加创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音频等信息来丰富传统的教学课堂。能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专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的课堂气氛转化为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快适应初中的快节奏学习速度。或是开展各类型的学习活动,比如开展诗歌活动、朗诵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教师应该针对初中的教学要求,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差异化教学来为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的初小衔接的教学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怀与支持,在教学中灌输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变成爱学习、会学习的人[1]。
结束语:每个小学老师都应当注重六年级这个重要节点,确保教学活动的实施能保住学生顺利度过初小衔接的环节。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环节上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衔接方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凌友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初小衔接[J].读与写,2019,16(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