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何钢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场所,学校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如何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每一个学校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和知识的最佳阶段,如果在初中时期老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未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开始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介绍,然后主要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德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  德育教育  具体措施
        前言:学校的目标是教书育人,而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在社会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让学生能在社会中适应并生存下去,开展德育教育则是能很好的达到这些目的,只有学生的德行受到提升,学生才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可以从教师的德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吸收一些好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德行,学生也能更加积极的参加课堂上的问答和学校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校的教育和学习,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说,语文课堂上本来就是枯燥的,教师们需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这样学生们也会对课文感兴趣,而开展德育教育的课堂则是能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课文中的作者的感情,以此达到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们的教育水平。
        2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初中教育的发展十分的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良好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更加了解语文的课文。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根深蒂固,许多问题阻碍了我们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
        2.1 教育方式单一
   现在许多老师在初中课堂上只是在讲它们自己的所做的笔记和准备,无法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完整的接受,即所谓的灌输式教育,许多老师依然有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只告诉同学们得分的要点,并不是单纯的授课和教学,也没有进行学习的拓展,无法让学生们自行思考并和老师进行互动交谈,学生并不能百分百的接受老师传递过来的知识,老师是教育的传播者,也是教育策略的实施者,老师有义务通过改善策略使学生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并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


        2.2 学生接受程度一般
        尽管有些教师已经在自己班上实施了德育教育的策略,但是许多学生的反响并不显著,他们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将课文的知识全部教完,并不想自己思考讨论,因为中国的教育理念导致他们喜欢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教育,并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家长们只看重考试的分数,大多数学生也并不在乎课堂上的枯燥,与其枯燥无味,他们更想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有些同学不惜背诵许多题目的固定方法只为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有些同学甚至去抄袭。这一现象使得许多学生并不在乎德育教育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导致德育教育在课堂上的开展很难实施。
        3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及分析
        3.1 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师的重视
   教师是课堂上学习策略的实施者,我们要开德育教育的策略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教师的重视,只有教师的思想变得多样化,才能使学生们的思维也变得活跃。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围绕着老师的,如果教师依旧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那么学生也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的阴霾,我们需要让教师转变对德育教育的看法,让教师能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优点和学校教育的目的,积极的对课堂策略进行改革,使学生不仅能有效的丰富自身的知识,还能提升自身品德的修养。
3.2 教育方法多元化,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育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学生需要知道的并不只是老师让学生知道的,在初中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书本上的意思,而不是说老师直接告诉你书本上的意思,例如在学习一篇文言文的时候,老师需要的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课文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互相辩论去消除小组间的不同观点,作为老师,我们只需对学生最终的结论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时候维护课堂的纪律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上课期间的思维,也能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自己去学会解决问题,课堂上的氛围也不会变得枯燥无聊,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3.3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初中课堂都已经有了多媒体进行辅导教学,但是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它只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授课,通过别人做的PPT然后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的被动教育,任何教学策略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完美的实施,而多媒体与教学的结合则是能很好的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插入些与学习拓展有关的趣味视频,那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毕竟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们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们才能轻松的引导学生去进行课题探究,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道德修养也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身为老师,我们也可以借此与学生们进行一系列的互动,可以缓解课堂上的气氛,以便于德育教育策略在课堂上的实施。例如当我们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去辅助学生们能充满感情的朗诵并按网上的谱曲将他们唱出来,这样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不一样的语文课堂,也能使同学们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怀,并借此对同学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以此去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4 结束语
        德育教育策略的实施,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来说有着重大意义,在教师的开展下,德育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助于学校的教育发展,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者,是班级学风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路人,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班上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育工作,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应军.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探析.中等教育,2016.09
[2]连伟繁.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中等教育,2017.08
[3]杨海燕.初中德育的现状、困境与对策.中等教育,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