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中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对职业生涯也比较迷茫,充满困惑,这就要求中职老师要在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本文从中职语文教育出发,思考分析了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生涯教育;渗透教育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性强的人才,所以终止学校应该对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优点、期望,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对于未来职业规划方面的针对性教育,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为此努力奋斗的教育。
一、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原因
1、由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所决定
中职学校本着为减轻就业压力、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地方的经济做出贡献、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宗旨,希望将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中职学校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培养大量专业技术性人才培养大批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就业,因此生涯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果只是针对专业知识,而并不注重和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联系,那就一定会被缩短课程时间,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语文这门课程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让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2.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人们对于以往的教育方式也有所改观,认为分数的高低以及学习成绩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如今中职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全力开展生涯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也是教育的发展趋势。
3、由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决定
语文课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有人文性。因此,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和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帮助。语文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感受到浓厚的文化熏陶,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能够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相结合,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二、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揩施
1、准确定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是信心事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大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没有准确定位,因此无法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有效利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通过精准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让学生乐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
只有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对自己有精准地把握和定位。同时老师也要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只有具备了充分的这意识,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准自己的方向去为之努力奋斗。
2、提高认识,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有时,理想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梯子。许多成功人士都因为内心有一个梦想,并不断地去为路梦想而努力奋斗,最后终于成功并实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理想的重要意义,并帮助学生寻找到自身明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朝着自己内心的理想而拼搏,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成功。
当前中职语文教材正在逐步优化,其职教特色更加明显,有利于教学充分挖掘职业生涯教育资源,发挥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价值。比如在《我很重要》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文章主要凸显了“自我”在社会当中的重要价值。老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外,还应该加强实例教学。引用学校优秀毕业生的真实事迹,为学生树立个人奋斗的良好榜样,增强学生职业发展的自信心。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认识不清晰,对自己的定位模糊或者期望值过高,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最终影响自身的发展。
3、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教育的特征,因材施教。因为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因此,在课堂上要针对中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老师也要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职业规划。因为大部分的中职学生还没有考虑到职业规划这一步,他们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正确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也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有关的经典著作,生涯教育的一个目标是促使个体的不断成熟,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尽快对接。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仅是欣赏和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感染和受教益的过程。而大量的表现英雄人物的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更会使学生受到教育,他们不仅会从心中崇敬保尔·柯察金、林道静等,而且会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他们,仿效他们,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加强自己的意志,净化自己的灵魂。
4、重视细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当代社会更多的是人才竞争,虽然中职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但也面临着强烈的竞争。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中,只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细节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说明文中的工匠精神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举例思考: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的培养加大文化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通过接触的提高,带动综合素质的提高,也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带动职业素质的提升。
三、总结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只有针对现实发展的需要,积极的开展对学生的生涯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会娜.青少年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吓.山西青年管理千部学院学报, 2007,(3).
[2]倪志毅.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我见D].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8).
|3]王调兰.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设计课程的教育思考与对策[].农业科技与信息.
[4]冯燕红.浅谈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