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科作为小学主要学习科目之一,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是学生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关键学科。无论是听、说、读、写等都是语文学习的组成要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其中涵盖大量的“语文要素”供以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重视语文要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落实,将语言运用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让学生在语言运用规律的同时,将“语文要素”的学习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用;语文要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基于小学语文教材所凸显语文要素的教学要求,现代小学阅读教学应立足语文要素,以掌握语文要素为核心,以语言应用为引导,通过语文阅读途径进行有效的知识内化,从而将语文要素教学落实到文本阅读当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应把提升学生实际语用能力和文化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探究如何以语用为引,积极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重点。
一、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渗透语用教学的必要性
1.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语用困境
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重视阅读的速度和广度,而忽略了对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学生阅读效率的关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题海式”教学策略,机械系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却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实际意义的指导,让阅读中“语文要素”的教学频率大幅度下降。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准备阶段并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语言应用作为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却成为了当今阅读教学中最为薄弱、最易忽视的环节之一。而教师没有切实发挥语言运用的引导性作用,也使得小学阅读教学显得过于生硬,缺乏有效的课堂导入模式。最后,是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局限性较强,无法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同时教学方式缺乏丰富性和创新性,导致语文阅读课堂氛围低效,整体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
2.语用及语文要素的积极作用
语言应用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语言应用同时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基础,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手段。因此,教师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语言应用的引导和教学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和实践。另一方面,“语文要素”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构成部分,同样是教师阅读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教学项目,稳固学生“语文要素”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往后的语文学习牢筑基础,同时也会学生的语文实际技能的提升和强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语言应用的实践,还是“语文要素”的存在,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提升都具备较为深厚的影响,教师应切实抓好双面工作,以语用为主要引导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落实“语文要素”。
二、开创小学语文阅读渗透语用教学的新策略
1.循序渐进,以稳固基础作为教学起步
语言应用和“语文要素”是互通的,“语文要素”的学习目的在于为语言应用牢筑基础,同时语言应用是将“语文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相互统一,通过特定的形式进行实践。因此,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语文要素”,二者的教学都要通过基础性授课开展,通过教师授课扎实二者的实际学习,进而开展更加深层次的语文教学。
比如,在《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这篇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按照“语文要素”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授课实践。首先,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让学生对本首诗产生深刻的第一印象;其次,引导学生对于古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翻译,在通晓全文后深入开展古诗思想情感探究,步步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最后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以声情并茂的方式对古诗进行朗诵,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古诗中的知识重点、情感特色进行巩固。
教师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基本要素,设置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基础教学的课堂授课中,遵循“语文要素”在阅读教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教学顺序。在全面化、综合化的语文基础教学体系中,扎实语文学习功底,将课堂实践内化为语文知识技能,从而反作用与语言应用的提升强化。
2.情景交融,以创设情境深化语用教学
情景教学作为现代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积极为课堂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景交融的语文学习氛围,通过激发学生的感官学习,深化对于语文要素和语文知识的教学。同时在情景教学可以助力语言应用教学,提升学生语言应用的实践能力。
比如,我在《陶罐和铁罐》授课经验中,就将情景教学与语文阅读进行深度融合。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按照序号为学生分组,给予学生适当的练习时间。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主导参与《陶罐和铁罐》的情景表演中,通过不同角色的对话演释,将文本形象进行深入刻画。同时在表演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强化阅读印象和语言技能。
创设情景教学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加庞大的学习动力,而身临其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真切的语言环境中深化语言应用的落实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提升语文要素的掌握程度。
3.由浅入深,以写作实践助力语用掌握
语文阅读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文章的浅层工作,更要通过充分的创作实践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写作是包含于“语文要素”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掌握情况的显著表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牢抓学生的写作教学环节。
比如,在习作《学写倡议书》的教学环节中,我抓准当今社会热点中的“环保问题”,要求学生写一份环保倡议书。在创作准备阶段,我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优秀文章进行阅读分析,从而进行模仿式创作,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倡议书的写作特点以及写作要求,实质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用应用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握“读”、“写”两个核心要点,通过设置相关的阅读项目,配合创作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巩固语文基本要素。
综上所述,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应用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引导方式,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方针,以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助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志达.浅析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灵活开展[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44-45.
[2]赵万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语用点的选择策略[J].辽宁教育,2019(23):64-66.
[3]俞雪梅.发掘语文要素 打造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20(12):28-30.
本论文系南靖县2019课题《语用视野下落实“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njkt192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