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意义及实现方法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朱雪梅
[导读] 为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发生改革与完善
        【摘要】:为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发生改革与完善,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生命健康、安全知识、科学认知的综合素质,教育部还增设了《生命.生态.安全》这门学科,从而帮助学生明白生命、自然、安全的意义,进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环境,促使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发育。本文就以《生命.生态.安全》课程,对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意义与实现方法,作出以下见解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意义;实现方法
       
        《生命.生态.安全》这门课程是以小学社会生活为基础,以授课的方式教导学生健康、智慧、和谐、安全的生活,进而以帮助学生提升生活品质,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目的而开设的学科[1]。近年来屡有发生的小学生意外伤亡的事件,都甚至还有小学生故意伤害他人的刑事案件,都在时刻警醒着我们每一个,要注重学生的生命与安全教育,从而让心灵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学生,明白“生命诚可贵”的真实含义,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随着社会对学生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增高,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白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意义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创新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生命.生态.安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如何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自然要从改变心态开始。通过《生命.生态.安全》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该课程的教学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的珍贵、生活的美好[2]。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构建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加安全理念。让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能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要始终相信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不应该被小小的挫折和苦难给击倒。
        (二)培养学生幸福感,让学生热爱生活
        通过安全教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看到世界的美好,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和谐安定的,人性本是善良美好的。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珍惜父母、师生、同学友情,让学生成为一位有“爱”之人,从而珍爱生命,爱惜身边的每一位人。
        (三)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经过《生命.生态.安全》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珍惜生命、勇于求助、爱惜自己。教会学生在遇到苦难时,如何运用有效的方式向别人寻求帮助,或者学会如何正确的帮助别人。从而让学生学会合理的运用人际关系,继而构建起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实现方法
        (一)组织安全专题活动
        小学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还处于发育阶段,对于理论类的知识掌握有限。因此,日常的生命安全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而且安全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依据生活日常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例如:“我是交通小小安全员”主题班会,老师可以先用一些耳熟能详交通安全儿歌作为课堂前的引导,继而进行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朗朗上口的儿歌更能吸引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授课老师可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交通法规的记忆,从而提高交通安全的意识[3]。
        (二)结合实际,运用情境教学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安全隐患,单纯靠理论知识的熏陶,当真正面对危险时却又不知该如何面对,所以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情境演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与专业的技术人员合作备案,然后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火灾演练、地震演练、触电急救等等一些意外应急措施演练,让学生明白面对这些意外时该如何自救。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一些基础应急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增设游泳课,让专业的游泳教练教导学生学会游泳,防止学生因落水发生意外。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教学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补充[4]。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安全乘车》这一节课时,课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安全乘车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乘车行为习惯。在学习课本内容之前,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乘车行为习惯不规范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不文明乘车习惯带来的危险以及导致的后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乘车安全的关注度,从而认真学习如何安全乘车,以及事故后的自救方法。
        三、结语
   生命是万物的起始,只有保障生命的安全才能进行学习、工作与生活。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生命安全知识与认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与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爱惜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危险意识,让学生对于生活中潜在的危险与意外,都能有基本的辨识能力以及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西梓. 小学生命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2]齐淑慧,王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运动,2019(02):101-104.
[3]黄琪,邵聚婷.论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与实施路径[J].科教导刊(下旬),2017(11):143-144.
[4]张欢. 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