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的长久兴趣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朱慧君
[导读] 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摘要: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有专门配备设备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计算机教室。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既要讲清楚基本概念,又要进行实际操作。由于是坐在计算机旁边,教师讲理论知识的时候,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一直放在计算机操作上,所以上课根本不专心,没用心听老师讲课,有些干脆在那儿进行操作,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点也不知道,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理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特别是信息技术课上更应该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长久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保持住;长久
        小学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是让学生既爱又恨,我们只要知道学生爱在哪里,恨在哪里,就能够抓住这个大方向,来何合理的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的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
        担任信息技术老师将近十年了。记得刚开始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兴奋的神情。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上课时学生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抽屉里面做其他科的作业,有的甚至在偷偷的玩游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越来越没激情了。这些现象让我开始反思,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觉得想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保持住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实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长久兴趣,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妙导入,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恰当、有趣的导入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我在上word软件中《文字编辑》这节课时,先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几种纸?”,“谁最聪明,谁懂的最多,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学生心里的潜能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答案也就五花八门了。有宣纸、壁纸、剪纸、报纸、印刷纸、名片纸等,我看火候一到,紧接着提出本课内容,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纸”,具有容量大、易修改、无污染等特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信息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手机短信、电子阅读灯。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深刻的影响力,觉得学会信息技术对自己的生活、学习都有莫大的好处,更能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信息技术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开始跟学生讲,要学好信息技术,需要从基础学起,需要会简单的文字输入,懂得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以后才能让信息技术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大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效果很好。
        二、利用“玩游戏”,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备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生在玩游戏时无拘束感,大胆、奇特的想法也多了,新的发现会不断涌现。如:在教学《指法练习》一课时,组织学生玩“摘苹果“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在于学生只有按对苹果上的字母才能摘到苹果,积累到一定的分数才能进入下一关。游戏紧扣学生心弦,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了指法,熟悉了键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量加入游戏,会促进学生的交友与交际。利用游戏促进学生课下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互助,能够有成就感。学生们在上课使用游戏软件进行游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游戏是学生之间的重要交流话题,更重要的是许多计算机知识,尤其是操作系统部分的经验、技巧与体会是学生课下相互传授的。在学生中,更有为了讨教一些游戏技巧或者操作系统技巧而进行的社交活动了。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三、引入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信息技术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

离开了生活,信息技术就是无根之木;生活离开了信息技术,将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只有让信息技术教育走出教室、融入生活、走向社会,才能实现让科学世界回归生活的教育目标,才能克服信息技术教育的技能化倾向,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如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中,我让每个学生在母亲节、父亲节临近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收集生活素材,构思主题,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用独特的信息表达方式,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把信息技术的内容引入生活,让生活走进信息技术课堂,不但充盈了课堂内容,激活了课堂气氛,既改变了教学方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四、在比赛中,培养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着天性的竞争意识,所以我会在一些枯燥的课堂上通过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练习键盘的操作时,我会让学生们来比赛谁是第一名,谁是前三名,谁能进入前十名,在比赛进行中不断扩大数量,学生会觉得自己很有希望,所以积极性特别高。这样,把枯燥的传授知识变成充满激情和竞争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不会感到厌烦,整个课堂活动过程就会让学生一如既往地喜欢信息技术课。
        五、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能明显地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灵活性以及个人的表现欲。很多主观原因会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也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简单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难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大大的缩小了个体差异,以优助差,能者为师。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六、创设学生乐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集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的功能,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声音和出现的顺序和方式等多种不同的设置展现出来,从而在视觉、听觉、感觉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加深学生脑海中的记忆力。这样,重难点就赤裸裸地暴露于学生的面前。信息技术可以将深奥而复杂的知识通过动画的演示,揭示丰富的内涵,一步一步地推理与学生的面前,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如:在教学中《制作电子小板报》,小板报是同学们在熟悉不过的了,但是电子小板报大家却是陌生的,所以通过PPT的直观演示,学生一看:不仅一目了然,更懂得电子小板报的特点。这时,我们教师再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电子小板报与黑板报、手抄报之间的区别于联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感,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将看似静止、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迅速地找到事物的特点、联系、区别。这样一来,重点、难点的突破也就轻而易举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对计算机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要保持住学习的热情,尝试以上六种办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长久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伯英,论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07,(10).
        [2]姜灵敏,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2007,(24)。
        [3]许俊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城市建设理论研究[J],2011,(30)。
        [4]张丽娜,点燃信息技术激情,吉林教育期刊[J].2012,(6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