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必定懂得班级管理,而班级管理须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抓起,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当然,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通过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项活动、一节节课程,长期累积而形成的。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抓好班级管理?本文从行为规范、耐心引导、勇当楷模、形成氛围、着力转化等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培养习惯;规范;楷模;氛围;转化
一、规范行为,培养习惯
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在日常工作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特点,长时间、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首先,要求全班同学学习时要做到“四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然后,我着重训练他们学习时正确的姿势,要求做到“三个直”:学生做作业时,提醒他们坐姿要“直”;学生起来发言时,要求他们两眼平视前方,站立姿势要“直”;倾听他人发言时,示意他们听清楚说话者的内容,要“直”记在心中。习惯成自然,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也相应提高。
在课间活动,我也同样进行指导,尤其是在今年春季复学后,我更是要求同学们按“防控常识”来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米以上,按学校的指令错峰上下学,戴口罩,勤洗手……大家也都做到了,这正印证了大文学家巴金的名言“孩子成功的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二、适度表扬,耐心教育
教师的表扬运用得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连锁反应,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就更有效果。例如:上课铃声已响过,但教室里还是安静不下来。这时,若泛泛批评,收效甚微;若点名批评,有些同学就会幸灾乐祸。怎么办呢?我采取从乱哄哄中找位坐得端正、安静地等待上课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马上仿效,课堂秩序很快就井然有序。我认为人都有自尊心,表扬的作用有时效果就是这么神奇。当然,万不得已要批评学生,也要注意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表扬的神奇力量还体现在榜样上。在学习方面,我树立了周晓敏、周婉如等为榜样;在劳动方面,树立周波涛、周洁莹等为榜样;行为习惯上,树立周泽莹、周泽奇等为榜样……其他同学以榜样为目标,你追我赶,争取更大进步,成为新的榜样。
诚然,适度表扬有它的作用,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反复,有的同学被老师树立为典型之后,犯了错误,起不到榜样的作用。对此,就需要耐心教育,多加引导,这正像萨迪所说的——“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我原先树立的劳动榜样周波涛,学习成绩曾经很差,我给他加班加点,启发他要做一个成功的榜样,应该是学习、劳动两优秀,鼓励他急起直追。果然,他进步了!
三、为人师表,乐当楷模
人们常说,自己孩子身上有着班主任老师的影子,那是因为在学校里,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的活动最多,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是学生一举一动的模板。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素质,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人师表,勇当楷模。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出这样的经验:要让学生懂得文明与礼貌,我先要做到接受与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我每次板书都认真规范;希望他们热爱劳动,我先带头擦洗教室的玻璃窗。
记得有一学年,我班负责的卫生区域是教学楼一楼的公共厕所及其周围卫生,一次,一位一年级学生拉肚子,把大便拉了一地,很多人看到都捂着鼻子跑开,我当时毫不犹豫耙来一堆沙子,反复用扫把把沙子连同脏东西扫掉,又用水冲洗,班里的学生看到了,也过来一起帮助,最终,打扫得干干净净。
就是这样,班主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达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这一次,我们学校从3月2日开始上网课,对学生参加学习的把控很难,同学们是否有参加学习,学习的状态如何,有什么困难,都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了解、组织、指导与监督,我都十分用心去做,成了学生健康学习的引路人与监督者。
四、树立舆论,形成氛围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会无形地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也就自然形成。
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评价与反思,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我们都知道,有的学生轻视身边发生的小事,如:放学后教室窗户没关,人却离开;往地上乱扔纸屑,却不以为意;爬树摘花、踩踏草坪,却不知道环境的重要;还有的在课余时间私自到池塘游泳,却不知道其中的安全隐患等等。针对这种种情况,我先后组织开展了《从小节做起》、《呵护花草,保护环境》、《防溺水从我做起》等主题班会。通过讨论与分享,学生认识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命最宝贵,安全须牢记”……由此,前面所述的所谓“小事”销声匿迹了。实践证明:正确的舆论引导,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班级管理。
此外,舆论引导还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今年寒假,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牵动亿万民众的心,学生也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假。连续几个月的宅家学习生活,许多学生产生了压抑、畏难、甚至厌世的情绪。作为班主任,我利用网络班会的形式,启发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珍爱生活,关爱家人,热爱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结果,学生阳光成长,学习也不耽误。
五、关注后进,着力转化
转化后进生是作为班主任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方说,我曾经接手一个后进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当时我针对班级特点,在课堂上,为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对他们取得的小进步给予肯定;在课堂外,我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与课余学习情况。像周志聪、周梓明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上,我总是多提问,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获得自信;而课后,针对他们的作业情况,当面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学期的测评,我班的总分成绩由原来的年级第四提高到年级第二。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怀,能够融化学生的心。爱打闹的周帆同学常常想跟班里的同学闹矛盾。一次他病了,发高烧。家长联系不上,孩子又哭了,急死人,我一连找了好几个和周帆同学住得较近学生的电话进行联系,到家长来接时已经是晚上7点。这两个多小时的陪伴,让周帆同学感受到关怀。过后他很感恩,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用功学习,当上班长,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当选为学校的“十佳少年”,并被推荐为区“三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有苦有乐,乐在苦中,在这当中,我收获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抓好班级管理的方法。今后,我将更加用心钻研,不断积累完善班级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秀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理导航(下旬).2010
[2]王福俭.浅议小学生优良班风的培养.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6)
[3]汪艺.浅论农村小学优秀班风的建设.中国西部.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