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运用观察法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刘永菊
[导读]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关键内容
        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关键内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在实践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因为各种客观原因的存在,无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对此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究观察教学模式,通过对其具体运用的分析,保障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习作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 观察法 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选择观察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学习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因为个人思维不同,所呈现出的文章内容与结构其实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观察能力存在差异问题,只有真实有效的观察生活,集合教师专业的指导与训练,才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主动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存在着习作教学难教的问题与困惑。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写、怎么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该使用何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这也是教学的难点。究其原因,与学生对语文习作缺乏兴趣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教师不合理的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甚至对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心理,不利于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开展。
        第二,内容空洞,缺乏新意。在小学生的习作练习过程中,存在着内容过于空洞的问题,基本上都呈现流水账的形式,学生的作品缺乏主题,都是通过东拼西凑的方式进行书写的,内容过于固化,缺乏新意。教师在进行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主要是根据其他优秀例文内容开展的,缺乏真实性。
        第三,缺乏感情。在现阶段的小学生作文中,缺乏学生自己真实情感的表露,学生的作文中,没有与生活联系起来,缺乏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并没有对实际的事物进行感情的流露,学生仅仅是通过各种辞藻与修辞方式的堆砌的方式,进行作文的书写,这样的作文过于片面。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与策略
         1.顺序观察法
        文章指出的顺序观察法,主要是指依据一定顺序逐一观察内容,其顺序可以是自下向上、从左至右、由内至外、从前到后、由远到近,也可以是由近至远、由内向外、由右至左、由内至外。观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观察方法都存在一定规律。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有秩序的观察,从而获得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观察结构,对知识产生确切的认知。如: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菜园里》这一课时,“同学们,你们知道蔬菜长在哪儿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出示图片),这是哪里?”菜园里都有哪些蔬菜呢?今天农民伯伯把菜都运到我们教室里来了,下面我们一起做游戏,游戏的名字是“摸一摸、认一认”。游戏规则:由教师拿出蔬菜卡片,引导学生读一读词汇,再拿出对应的蔬菜,从色泽、形状、大小等视角进行观察,并自主总结蔬果的规律。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观察蔬果实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间的学习互动,以此来切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理解实物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帮助,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持续观察法
        持续观察法,主要是指对生活中一些关键事物或者四周某一主体人物进行持续不断、多次、重复的观察进而获得具体、丰富的作文写作素材。如:教师在教学《一次有趣的观察》这一课时,作者为了确认扁豆的蔓儿是否是向右绕着爬这一理论,连续进行了几次观察。作者先无意识的将扁豆的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缠绕上去,但是第二天却发现扁豆的蔓儿又自己由走边重新绕回到右边,这一变化充分激发了作者的求知欲。于是又一次将扁豆的蔓儿绕向走边,然后一直观察扁豆的蔓儿的变化,经过实践观察他最终肯定了扁豆的蔓儿向右绕着爬的定律。基于此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校园内栽种的银杏树春夏秋冬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虽然观察时间比较长,但是此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较大帮助。接下来作者选取了一位学生对银杏树春夏秋冬的变化观察日记:“校园内栽种了许多银杏树,当春天来临时,银杏树会吐出自己的嫩芽,叶子比较小,像菱角形的花朵就悄悄地藏在里面,若是不仔细观察,就很有可能发现不了它;当夏天来临时,银杏树会结出许多果实;当秋天来临时,银杏树的叶子会逐渐变成金黄色,并随着风翩翩起舞;冬天时,银杏树变得光秃秃的,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以上片段虽然只有几百字,但是学生却写出自己的观察,发芽、嫩叶、落叶的变化。
        3.演示观察法
        演示观察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游戏过程中运用摄像将竞赛过程进行记录,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将一些比较精彩的活动或者是竞赛高潮进行录制,再指导学生观察现场,回忆竞赛过程,及时将教学内容进行融入,进而有效構建知识框架。
        如:下面是学生写作的片段:随着一声哨响,游戏开始了,这一局的“老鹰”是由老师担任的,老鹰快速跑起来扑向小鸡,母鸡立刻张开翅膀直接挡住了老鹰。老鹰见到这一路径行不通,尝试下腰从母鸡的翅膀下钻过去。“母鸡”看出老鹰的意图后奋力遮挡,“小鸡们”纷纷尖叫急忙躲在“母鸡”的身后。双方僵持不下,老鹰突然调转方向,母鸡没有看到老鹰的意图,在老鹰从侧面进行攻击时母鸡不知所措,等反应过来时再进行遮挡已经为时已晚,后面的小鸡已经被老鹰冲散,小鸡们成为了老鹰的盘中餐。
         “老鹰捉小鸡”作为学生十分熟悉的游戏,但是学生在记录游戏过程中却遇到许多问题,之所以学生可以将竞赛过程描写的如此细致,得益于教师使用摄像将其进行录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回访精彩瞬间,或者是采用慢镜头的方式播放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借助不断观察细细回味竞赛过程,进而写出了激动人心的作文,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
         结语
        小学语文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今后学生的终身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要通过观察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保障整体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的作文书写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常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
        [2]陆凤仙.观察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6,(09):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