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康彦景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效的互动教学模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效的互动教学模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式。互动教学把小学语文这种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往与沟通,是一种在动态中,将教学的过程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然后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只有真正理解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的举措,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此,本文将根据课前、课堂中和课后三种时间点上的不同,来探究不同的小学语文互动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互动教学

        引言: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型,并没有双向的交流,无法真正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互动式的教学课堂就是一种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放在一起,以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反馈老师,最终达到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效果。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一、准备好课前预习式的互动教学
1.发挥预习学案的引导作用
        学习新的一课之前,老师准备好预习学案,提前分发给学生,学案是教师与学生在面对面教学之前的互动预热,教师通过学案上的学习步骤指导学生,与学生实现不同时空维度上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学案里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向学生传达出互动学习的信号,提前预设一些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本内容,注意圈画和标注知识点,学生根据问题导向,提前预习课文。当然,老师也可以同时把预设问题的答案写在预习学案上,这样学生就会对比标准答案,提前与老师“互动”,如果还有不懂得可以去找老师询问或者课堂上询问,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大概的背景,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心理情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课堂上更好的教学。
二、把握课堂之上的互动教学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以上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看法。在课堂之上,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成长之路上的引路人,教师也要合理引导学生,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不同种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与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实现与学生互动教学的双向发展。
1.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课堂,教师是引导者。老师要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正确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行为变化,通过自然或者认为创设的场景,引导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和交流。

如,在《卖木雕的少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在展示过后,询问学生用一些词并据此形容一下刚刚看到的景象,比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然后展示各种各样精美的非洲木雕,学习“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等词汇。在学习本文时,由于小学生对非洲并不是很熟悉,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背景和画面增加了解,顺便学习新的词汇。
2.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多维思辨
        通过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辨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让不同小组的同学展示,轮流抒发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正反两方意见的,可以由老师主持,进行辩论,在争论后总结出最优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分析问题时更加集中深刻,活跃度较大,教师可以凭借充分地基础理论知识和对学生的了解,针对课堂上的新问题提供引导和解答。
3.把握情感因素,促成互动过程的心灵交融
        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摒弃应试教育的缺点,发挥互动式教育的积极作用,因此,只有用心灵去交流,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需要掌握好度,学生可以心领神会,学生的举止言行老师也要明白其中寓意,让学生与教师互相促进。
        我们可以在学习《黄继光》的时候,教师在带领学生领略完全文之后,深情朗诵,通过慷慨激昂的声音和诚挚的态度,去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最大限度的挖掘出课文里面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课后的复习式互动教学
        教师需要时时刻刻给予学生关爱,课后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保证学生在课上还没明白的地方可以课后解决,不留下长久的问题。
教师在教授完一门课程之后,课下也要及时疏导学生解决疑问,,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观念,不应该课后就撒手不管,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四、总结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学习,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快乐的学习知识。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维护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友谊,促进教育事业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玲.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69.
[2]安菊英.新教育形势下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38.
[3]朱彩虹.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甘肃教育,2020,(07):99.
[4]程传章.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J].新教师,2020,(03):61-62.


作者简介 :
姓名:康彦景出生年月:1984年2月性别:女籍贯:山东莘县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所在地邮编:252000单位:聊城市外国语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