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工环地质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 郭智超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郭智超
[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水平的进步,这其中难免存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情况,一些工业化的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频发,最终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全球变暖、雾霾等。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  四川省成都市  6117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水平的进步,这其中难免存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情况,一些工业化的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频发,最终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导致全球变暖、雾霾等。近年来中国越来越追求生态、关注生态,防止地质灾害产生,而水工环地质工作是地质灾害的基础学科,因此,加强水工环地质工作有助于亲近自然、缓解环境压力、维护生态环境。目前中国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围绕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应解决措施和对生态修复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
        引言
        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环境的污染情况也在加剧。尤其是一些耗能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势必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做好水工环地质工作,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而且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现状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类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发生改变。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面变得更加有序而谨慎。但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项目建设过程来说,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地质评估的基础性内容。未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依然要通过水工环地质勘查来提供更加准确的工程信息。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行业技术水平的交叉应用也需要得到重视,例如地质学科和生态学科之间的学科渗透体现了未来的工程需求,将地质勘查工作进行合理规划,需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开综合分析和研究,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结果的合理性。
        2现代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环境恶化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品尝到了闭关锁国的恶果,在经济、思想、科技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军的全军覆没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从头开始,在摸索中前进,水工环地质工作也是如此,一边探索一边前进。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企业片面追求速度、追求经济发展、寻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导致全球变暖、雾霾等环境问题。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们的经济活动空前活跃。虽然生态文明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污染环境的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予以解决,比如车辆出行而排出的废气、工业发展形成的污水等,多年来的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破坏和退化。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困扰和压力,地区发展振兴的责任重大,加剧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2.2原生水工环地质问题
        原生水工环地质问题可以从地层、岩土体结构、地壳稳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按照目前地震危险性的研究结果来看,在某些区域发生较大震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且缺乏发生较强地震的地质条件。但多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却是与生态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例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已经发生过的,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带或是山间平原地带。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丘陵地貌、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在强降水的影响下水流较急,如岩体当中的软弱面受到侵蚀的,必然发生崩塌。且这种问题具有突发性,局部地区有较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土质滑坡、岩质滑坡、不稳定岩土体受到外部推移动力影响,发生滑动。对于一些规模并不大的土质滑坡而言,如果地质环境条件恶劣,会在短时间内无前兆突然发生。而泥石流本身具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其突发性明显,破坏程度比较大。按照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划分为图1所示。
       
        图1常见的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3水工环地质问题的主要防治对策
        3.1减少工作废渣废液排放,保护环境
        任何一项工作的进行都会产生很多废渣废液,如果对这些废渣废液视而不见,将导致环境污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水工环地质工作是为了勘测、监测更多的地下水,为了保护环境,有利于工程建设,是有益的工作,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工作成果,忽略工作产生的废渣废液,导致环境污染,这将背离工作初衷,得不偿失。而水工环地质工作,在详细规定的引领下,对工作产生的废物都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2原生问题的防治对策
        原生问题方面首要工作在于保障区域的稳定性,在整体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环节当中充分借鉴地质勘查的结果资料,使工程能够避免地质构造条件较差或薄弱的地区出现活动性断裂。凡是涉及新建工程或是扩建工程的内容都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同时采取安全评价防止次生灾害的产生。以崩塌为例,对于一些具有崩塌风险的坡体,除了利用砂浆、片石展开加固外,还可以通过喷浆锚固的措施来避免裂隙和缝隙的进一步拓展。在滑坡防治方面,可以在某些潜在滑坡体周围设置好排水沟,一方面防止地下水过分渗入,另一方面可以在滑坡体内布设排水暗沟等降低区域内坡体的含水量。如果部分区域的堆积物厚度较大可以考虑钻孔灌注桩与混凝土地下墙来增加滑坡区域的稳定性,也可以考虑在滑坡的前缘设置好投石避免河水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冲刷。泥石流的防治除了基本的植树造林以外还应该通过修建阻断物源来减少泥石流的流量,同时设定好泥石流的流经路线,通过排导工程来排泄至更加安全的区域,避免对公路、城市建筑物、铁路等产生严重的危害。岩溶塌陷方面,对于已经具备规模的塌陷坑可以考虑跨越法、灌注填充法来阻止其进一步扩展。另外在易发生岩溶塌陷的区域设置好风险评价体系,布设观测网,每日收集区域内信息了解变化趋势,从根源上减少风险事件产生的可能性。
        3.3加强现场勘查与调查
        随着工程不断的开展,为了实现工程进程的正常推进,就要对开工现场进行一个科学的勘察与了解。而且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其能够提供出更加科学且合理的数值。从工程项目的展开需求出发,使其能够把握住相应的工程的现场情况,并对其所涉及到的勘察与调查工作进行完善,而且其同时也有助于工程设计的探究。为此,就要在展开勘测的过程中,对现实的情况进行融合,做到就事论事,从一个整体的视角来进行考虑,并对勘测的宽度进行提升,从而使工程的展开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工程数据。同时,相关工程的督查单位也要对自身的影响力进行发挥,实现勘察工程的有效展开,并为勘察功能的不断提升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结语
        水工环地质工作涉及到水文、环境、工程地质等三方面的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对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也有重要意义。水工环地质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对于环境恶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技术缺乏创新等,对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改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使用新技术等,这样才有利于水文地质治理,减少工作废物、保护环境,对生态修复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华.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初探[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60-261.
        [2]景媛.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在矿区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5):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