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实践 薛晓霞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薛晓霞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目前,建筑工程结构和类型向着复杂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建筑中。
        身份证号码:15012219891007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目前,建筑工程结构和类型向着复杂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建筑中。虽然混凝土结构较其他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构要求,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鉴于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避免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然后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防治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
        引言
        该技术在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点,可以较高的提升混凝土浇灌的施工速度,有效减少施工繁琐度和劳动强度。由于混凝土构件裂缝一直是工程结构施工、检测和判断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实际施工和检测项目中,很多工作者,从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的概念出发,做出了初步的判断,但他们往往不想或不能在概念判断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对开裂原因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分析。因此,基于概念判断得出的原因而采取的处理措施往往不能有效消除开裂的主要控制因素,甚至导致返修后的二次开裂。修复无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裂缝缺乏有效的处理往往导致楼板裂缝的产生,从而较高的降低了项目的质量,成为现如今项目所面对的重大难题。
        1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裂缝指的是,某种不连续现象出现在固体材料中。依照目前的科技水平,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现在能做到的是将裂缝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或减少发生概率以此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质量。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可依据以下进行划分:
        1.1裂缝宽度
        依照不同大小的裂缝宽度,可将其分为宏观裂缝与微裂缝。一般以0.05mm界限肉眼可见裂缝范围裂缝小于0.05mm宽度为微裂缝,微裂缝作为混凝土材料的固有物理性质几乎是不可避免但其是无危险性的。而裂缝宽度大于等于0.05mm为宏观裂缝。
        1.2裂缝形态
        (1)走向及分布均无规则的无规则裂缝。(2)出现在房间四角的45°左右的角部裂缝。(3)1/3房间跨中范围,竖向或横向裂缝。(4)沿预埋电线管走向的裂缝。(5)沿现浇板根部墙(梁)上部的裂缝。
        2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2.1收缩裂缝
        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中,收缩裂缝主要分为三种:第一,胶凝裂缝。在施工中,水泥胶体的凝固过程中,铝酸三钙的体积会表现出大幅缩小,受此影响,混凝土材料则会表现出收缩之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联系,这一收缩情况会贯穿于水泥胶体的凝固过程。第二,干燥裂缝。在施工中,混凝土往往需要经过注水振捣,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中所包含的游离水会从中溢出来,并因此在混凝土中形成众多细小的孔道。随着上述孔道表面张力的扩大以及静置时间的延长,游离水分会渗透,混凝土表层因此发生收缩,进而导致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第三,碳化收缩。在混凝土中含有氧化钙、二氧化碳等,随着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的延长,二氧化碳与水气产生碳酸,并与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而这一转化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会有所减小,长此以往,导致混凝土楼板逐步形成裂缝,而且这一裂缝是由内而外生成。


        2.2外部施工材料不合理存放、使用
        首先,当前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都很长,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会将施工材料堆放在某一固定的楼板上,方便取用。但是由于这些材料都属于重物,且长期集中堆放,造成楼板集中受力时间过长,超出其荷载范围,产生裂缝。其次,模板排架可能存在间距大、刚度不够及支撑太软等问题,导致混凝土楼板支撑模板下沉,楼板产生裂缝。最后,马凳筋等工具位置不合理、施工人员踩踏都会引发钢筋弯曲、下沉的问题,进而引发混凝土楼板受到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而产生裂缝。
        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
        3.1收缩裂缝的防治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收缩裂缝的防治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第一,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针对施工中浇筑后的混凝土要做好遮盖处理,保持所浇筑混凝土周围环境的湿度;在夏季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浇水,如果施工所在地温差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在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过程中,要能够尽可能减少出机塌落度,严格控制含砂率,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骨料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第二,设置控制缝。在施工中,设置控制缝是应对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求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楼板的特定截面进行削弱,通过这种方式对可能出现的裂缝产生作用,促使裂缝能够预设的方向进行蔓延,但是这种预设的裂缝蔓延方式并不会对混凝土楼板的使用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混凝土楼板中,由间接作用所引发的裂缝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设置控制缝,使其周围特定范围内的拉应力被消除,防止这一拉应力引发不必要的裂缝。在建筑施工中,控制缝通常被用于体量较大或者比较细长的单元。为了进一步提升控制缝使用效果,则可以将这一裂缝设置在应力集中的区域,使裂缝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防止裂缝出现无法控制的蔓延情况。通常情况下,楼板的控制缝距离应该保持在4.5—7.5米的范围内。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在设置控制缝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裂缝的位置进行合理划定,在划定时最好避开钢筋和止水片,进而充分发挥控制缝的实际作用。
        3.2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
        在裂缝预防中,控制原材料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对预防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应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机制优化。首先,应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加强管理,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采购环节对原材料的质量做出检验。如:对砂石的含碱量做出检测,避免采购砂石具备较高的含碱量;对泥沙的粗细程度进行检验,确保泥沙粗细程度适中;同时还应对各类添加剂的采购质量进行检验,保证现浇混凝土所用施工材料的质量都达到规范要求、设计要求。此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各类材料的参数量,确保混凝土配制的质量。通常为达到较好的配制效果,在实际施工之前,应做好试验调整工作,根据混凝土楼板所需要的强度等级、和易性要求等来调整混凝土配比,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的。同时在试验调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砂率、空隙率等保持关注,从而找出更为有效的混凝土配比,提升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整体质量,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抗裂强度。
        3.3水电埋管合理使用
        结构设计要考虑埋设水电埋地管道的需要,设计板厚不宜过小。板材厚度满足正在施工的水力发电用埋设管的必要条件,地板的有效厚度可避免埋设管的影响,引起地板龟裂等质量问题。同时,大口径埋设管道的问题,相关配件的性能得到提高,为了防止裂缝发生,钢,铁引线铺设网络渗卷,预先采取的管道,可以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从多个层面入手予以应对,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的同时,不断提升整个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凌岳,王宇.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J].四川建筑,2018,38(4):246-247.
        [2]惠陆宾,傅健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2):99-10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