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楼金欣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楼金欣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为了进一步满足该工程框架的结构设计条件,需要不断的分析与讨论。
        地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为了进一步满足该工程框架的结构设计条件,需要不断的分析与讨论。然而伴随目前施工项目的增多,其设计问题也渐渐突出,不但减低了建筑工程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发展。所以为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应着重分析该项技术,提高施工效率,持续推动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文章简单概括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特性及类型,从施工技术入手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导言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也逐渐加快,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越来越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中对建筑的相关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和相关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为了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多的施工工程单位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依旧会选择稳定的框架结构施工方式。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提升建筑的稳定性,是建筑工程相关单位需要积极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特性及类型
        2.1特性
        对于当代建筑行业发展而言,施工面积相对紧张,以此向高层建筑发展靠拢,从而节省施工用地,但是该情况的发生严重增加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难度。以高层建筑物为例,层层累加的重量与负荷力已经非常之大,所以要有大型柱体和墙体进行维持,面向该施工技术提出严格要求。与此同时,在挑选建筑零件时,要对各项因素进行考虑,判断其可否肩负地震、暴风、暴雨所带来的荷载。
        2.2类型
        装配整体式框架、全现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以及装配式框架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在施工场地半现浇式框架的施工条件非常高,需在现场全方位浇筑梁和柱,所以要引用预制模板,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然而却不能增强抗震功能。全现浇式框架要求在施工场地完成模板的制造,合理运用施工材料,但施工周期会有所延迟,其抗震功效非常好。装配式框架的功能作用是在施工场地将所需材料焊接完成,该项工程施工难度轻,抗震功效弱。装配整体式框架对模板没有太多要求,抗震效果好,所以在各个领域应用频繁。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钢筋施工
        从建筑物整体的施工构型来看,建筑物使用钢筋进行施工将会对建筑构架的本身质量具有维持的高效作用,但是在整体施工建筑过程中钢筋的使用需注意很多的问题。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该在充分了解所施工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钢筋焊条选择,避免出现因为材料的不符合而导致工程的整体质量或者工程的整体进度产生影响。在对钢筋结构进行建筑和焊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关材料的高度衔接性,在建筑过程中防止因为材料弯折或其他问题而导致钢筋结构质量减弱。同时需要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保证钢筋结构的适当保存,避免钢筋的保存不当而产生施工质量问题在最后的施工保障过程中没有依据相关的施工质量规范而进行使用,最终导致施工建筑安全问题频发,同时给建筑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若在整体的施工建筑过程中出现该问题对应的施工处理人员应该及时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排查处理,保证不会影响后续的施工进行。在施工之前需要妥善的选择和准备材料,对所需要的材料需要进行大批量的保存,并且在相应的捆绑运输过程中,应该选择合理适宜的环境来对相关的钢筋材料进行维护,另外在安装保存过程中必须在钢筋的两端安置加固设备,防止相关材料伤人,另外在对钢筋材料进行焊接之前也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之前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的国家标准保证焊接实验的准确性。

另外在选择和检验方面,相关的施工单位也要逐步加强重视,选择经验丰富和专业素养较高的负责人员来进行焊接材料的检测,确保相关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另外在下料施工的环节以及放样环节都需要保证钢筋能够拥有适宜的长度,同时应具备有足够的余量,但要注意余量的适度,应该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定。
        3.2混凝土工程技术
        首先,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技术。采用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才可全面提升混凝土质量及成效。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查阅每一份施工材料,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劣质材料混入施工场地。针对混凝土类别及强度予以检查,包括生产日期与包装材料,落实混凝土原材料检查任务,从而采用最佳的材料。在运用材料过程中,可以较好的掌控剂量,根据标准规范,调理出合适的混凝土比例,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效率及质量。
        其次,合理控制配合比。为了突出水泥强度和混凝土工作性,就要根据章程原则来合理控制配比。但是施工成本会有所上涨,同时混凝土用水量和体积重量也会产生明显改变,所以要严格控制使用的水泥量。
        最后,高度重视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状况下,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实施前,要提前设定建筑施工策略,随即拿到有关部门的审核结果。全方位考虑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产生的所有问题,使混凝土浇筑效果达到最佳。另一方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正式开展前,要明确好模板部位,知晓界面尺寸,掌握标高高度,加大控制管理力度,确保相关设置与方案相贴合,保障相关支撑能够足够牢固。
        3.3模板施工技术
        在践行整体建筑物的构架施工时,需要对楼层的负荷进行完善探究。楼层的整体负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因为施工原因而产生的负荷,还有因为楼层整体重力而产生的负荷。这两方面的原因大多都需要利用多层的模板支架来进行负荷转移,所以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应用楼板来实现负荷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施工因素。但是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会因为施工周期或者其他地址原因,使得施工过程的下一步骤开工之前依旧需要等待楼板的养护,所以在后续工作开展之前就有需要对相关工程的楼板进行及时的检查,要从全面的角度来思考楼层荷载的问题,若对应的构架超出荷载应采取及时有效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模板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对整个楼层的标高进行精确的测量。在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以及整个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因光线以及其他原因而影响施工标高定位精确性的不良因素,对应的标高进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鲜艳的颜色再进行标定时明确标定并对相关结果进行高效的精确记录,同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进行标高的定位结果进行重复审查,需要保证标高定位相关数据的精确性,同时要保证在安装部分的基础模板垂直度最大偏差不能超过3mm。若在相映过程中发现垫层和模板之间产生空隙,则需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漏浆问题,第一时间用水泥砂浆进行补救,同时泥浆的紧实度也需要确保。在对母板进行整体的构架施工时,必须保证对荷载问题的明确了解,在相关过程中必须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在后续拆除的过程中便捷高效。在拆除模板的环节施工主要是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首先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然后再按顺序进行拆除,进行材料的对应保存,在装卸过程中必须保证零件不会因为碰撞或其他问题而导致损坏,保证零件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单人旭.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6):27-28.
        [2]温爱利.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OL].中国建材科技:1-2[2020-04-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31.TU.20191208.2012.002.html.
        [3]金冬盛.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9(22):92+94.
        [4]罗成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