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轻幼儿教师如何与祖辈家长有效沟通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王会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家长生存压力较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家长生存压力较大,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孩子,祖辈家长自然而然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祖辈家长是老师直接的联系人,与祖辈家长的沟通对于幼儿老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年轻教师又是幼儿教育的生力军,那么年轻教师该如何与祖辈家长有效沟通,从而获得祖辈家长的信任呢?本文通过对年轻教师为何得不到祖辈家长足够信任的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借此来帮助年轻教师在家园共育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关键词】祖辈家长 年轻教师 沟通 信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 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 促进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二字,通过交流双方彼此的观点求得相 互理解和相互支持。那么,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如何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呢,特别是与祖辈家长沟通,从而获得祖辈家长的 信任呢?很多年轻教师都会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祖辈家长有 事总是找自己的搭班教师(年长的教师),即使搭班教师不在, 也要等见到了再说,为什么就不对自己说呢?这就是一个信任 问题。
一、为什么祖辈家长对年轻教师不够信任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养观念差异大
        受访教师认为,祖辈家长对幼儿成长的关注面一般比较狭窄。当教师与祖辈家长交流幼儿学习或者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时,祖辈家长往往不甚关心或因无法理解而不予回应。而在对幼儿的生活照料方面,祖辈家长传统的育儿经验和做法——比如孩子易捂不易冻,孩子不能摔跤,孩子吃饭穿衣要由大人来帮忙或代做等等—— 和教师们的新观念发生了冲突,导致沟通困难。
(二)年龄上有悬殊
        祖辈家长和幼儿教师们有着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年龄差异,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对很多事情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看法,不太容易接受外在的新思想,因此,他们对教师的一些育儿看法常不以为然,也不太能够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行为提出质疑或者批评。同时,祖辈家长比较倾向于信任年龄较长的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办事能力比较怀疑。
(三)对幼儿的关注度不对等
        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需要面对全班所有的幼儿,虽然受访教师都表示会尽量关注每一位幼儿,但是客观上来说,教师分配到每一位幼儿身上的精力确实有限。而对于很多祖辈家长来说,由于不能很快适应孙子女从由自己照顾到由幼儿园教师照顾的转变过程,他们常常不放心孙子女在幼儿园的生活,担心教师照顾得不如自己好,因此对教师的叮嘱和要求比较多,也显得比较挑剔。
(四)对幼儿成长中的得失看法不一致
        由于在孙子女身上注入了对子女以及孙子女双倍的爱,祖辈家长在教育其孙子女的过程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智,常常出现溺爱、护短等情况,也见不得孙子女受到一丝一毫的欺负和伤害。由于逐渐脱离了社会生活,祖辈家长不太容易从幼儿整体的发展平台去对自己孙子女的进步进行横向比较,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孙子女是“最棒最能干”的;对于教师指出的一些其孙子女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他们往往较难接受,不愿改变。这使得教师在与祖辈家长们沟通的时候,常常感到困难重重、无法下手。


二、年轻教师该如何消除祖辈家长的这些疑虑,如何与祖辈
        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获得祖辈家长的信任呢?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年轻教师要尊重祖辈家长
        尊重是相互的,对于祖辈家长,年轻教师应该学会尊重,把 他们当自己的长辈,始终以尊重的态度与他们沟通,交流,长此 以往,祖辈家长定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同样也会尊重你,在相 互尊重的基础上展开的谈话就会顺利的多,这也有利于教师对家 长工作的开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和家长实际上是教育的 伙伴,他们之间和合作关系,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为孩 子提供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努力,而相互尊重就是建立和保持 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
2.年轻教师要与祖辈家长保持平等的关系,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
        祖辈家长年纪较大,受教育程度也相对父母家长较低, 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不被年轻教师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 年轻的教师千万能以教育专家自居,或者是在与祖辈家长的交谈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要以 平等的身份与祖辈家长交流。其实,真正的专家都善于把最 复杂的道理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而供同行之间交流时使用的。所 以,我们说话要看对象,只有让人一听就懂才能达到沟通的 目的。
        3.年轻教师要真心理解并欣赏祖辈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爱祖辈家长对年轻教师产生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意见
和看法,其实都是从为了孩子的角度有感而发的,其实,没有几 个祖辈家长是诚心要和年轻教师过不去的,如果我们能从个人感 觉中超脱出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同一问题,我们就会变的更 加客观,处理问题是也就能更加有效了。毕竟我们都是经过多年 专业学习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这种起码的专业素质!因此, 在日常的接触中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 之情 , 以此换来祖辈家长的信任。

4.年轻教师与祖辈家长交谈时更应讲求谈话技巧
        年轻教师,初出茅庐,缺乏谈话的技巧,讲求谈话技巧并不等于说话一定要圆滑、不着边际甚至言不由衷,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人与人的交往都要以诚为贵,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知道,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措辞来表达,得出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在与祖辈家长交谈时尽量不说或少说“不能”、“不要”、“不行” 等消极批评话语,多从积极的角度来评论或建议(如“要是你能这样就更好了    ”“假如我遇到这件事,我会    ”)这样的交谈更具有建设性,能够使谈话双方的焦点集中在要解决的问题本身,不会由于批评一方掺杂进消极情感体验而产生误解或隔阂, 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年轻家长忙于事业,祖辈家长承担接送孩子的年代,祖辈 家长与教师的接触极为频繁,是教师展开家园工作的主要对象, 而年轻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生力军,如何让这两者有效的沟通,年 轻教师如何能够获得祖辈家长的信任,使得祖辈家长能够放心的 将宝贝交到我们的手中,就以上说的几点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 的工作中,年轻教师要更多的学习,积累,总结,从而与祖辈家 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共同探索家园共育的 新视角、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美]马蒂·布朗斯坦.有效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赵升奎.沟通学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家庭研究中心.中国家庭研究]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