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国东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来国东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定要认识到原材料、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及养护对其质量的影响,在施工中,做好多个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政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定要认识到原材料、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及养护对其质量的影响,在施工中,做好多个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到养护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从质量、安全、进度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水泥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原材料的强度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其性能也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一般会根据现场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作为拌和原材料。有些水泥水化热大,凝结快,早期强度高,可以结合不同的施工部位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原材料,同时也要注意水泥的质量,要选择安定性合格的水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对于水泥的量也要合理确定,要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好水泥的量。
        1.2砂石材料选择
        砂石材料作为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是通过水泥与砂石之间的握裹力形成的,所以对于砂石的粒径和砂石的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砂的含泥量不能过高,级配要合理,拌和用的石子粒径要适中,保证其配比满足要求。
        1.3拌和过程
        混凝土的拌和过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也较大,在拌和过程中,要按照试验确定好的配比,按照顺序依次添加石子、水泥、砂,然后加水搅拌,要控制好原材料的投料温度,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要求,拌合好的混凝土一般要在6h内使用完,避免混凝土出现初凝影响其性能。
        1.4混凝土施工过程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影响是最大的环节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及养护。在浇筑时,为了便于施工,有随意加水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在现场浇筑时,没有按规定设置溜槽,直接从高处浇筑,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振捣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分层振捣,快插慢拔”的操作来振捣,使得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影响其性能;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没有按要求及时进行养护,或者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方法不对,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原材料的选用
        在当前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原材料出现的首要问题为质量不达标、性能缺陷、强度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要从材料选购人员出发,严格规定购入材料以及支配资金,并及时对购入的材料进行检验审核。以水泥为例,要对其合格证、复检报告等进行审核。在对混凝土进行调配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调配,落实随调随用的原则,避免长时间停滞对其性能造成影响。此外,在混凝土材料运输至现场后,要对其强度进行检验,保证其要求符合文件标准。进行塌落度检验,如果性能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就要根据设计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2.2混凝土的浇筑
        基于浇筑流程的复杂性,在浇筑中,首先要确保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保证模板固定扎实,避免后期浇筑时出现移位现象。在浇筑期间,掌控好速度,避免忽快忽慢,以匀速为主,使得更好地对各个角落进行填充,从根本上避免质量缺陷的问题。对于规模较大的土建结构,浇筑流程更加繁琐复杂,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主要以分段浇筑为主。

此间,作为相应管理人员,要严格对工作流程进行管控,科学进行分层设计,保证每个隔断之间能够有效衔接在一起,落实浇筑的严密性。此外,对于建筑工作人员,要确保其工作能力,加强审核,使其能够在施工流程中严格地遵照混凝土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作业。做好搅拌处理,合理地运用振动棒,将混凝土材料均匀铺开,使得热量能够均匀散发,避免内部积热引起裂缝。
        2.3做好裂缝的管控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裂缝形成,对后期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改进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尤其对于室外施工环境而言,温度时刻在产生变化,从而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以及结构,提升混凝土的脆性。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处理来调整整体质量。作为工程负责人,在改进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结构着手,加强监督管理职能,保证施工材料的优质,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促使建筑工程能够稳定的运行。
        2.4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除了常规的工作流程之外,还包括后期的养护工作。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要重点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加强重视,使得混凝土的性能能够稳定发挥,从根本上避免后期出现质量问题。以裂缝为例,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落实道路养护工作,掌控好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湿度,在适宜的时间内进行养护。结合外界气候环境因素的变化,通过采取洒水、保温等方式,从而避免在力学的作用下出现裂缝进而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部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整体的工程进度,会提高工程速度,使得工程的养护周期整体缩短,进而带来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对此,作为部门负责人,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规定养护时间,避免混凝土的性能受到影响。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针对各项不利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协调各施工要素的关系,为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另外,还需要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立即责令返工。除此之外,合理调配工作流程、合同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和施工人员,并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2做好安全隐患排除和安全指导工作
        我国建筑行业人口流动性比较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安全隐患排除与现场安全指导工作的力度,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施工要求和操作流程,并加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及时更新并优化施工技术,以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要求。
        3.3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裂缝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环境和温度条件等,裂缝出现后,在不及时管控的情况下会更加严重。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混凝土强度管理,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预防,集中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要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工程能够稳定运行,就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运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在新局势下,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改进的过程中,要不断整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加强质量管控,改进和创新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志国.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19(36):75.
        [2]张汶乾.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3.
        [3]胥生明.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