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姜石招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姜石招
[导读] 摘要:危机意识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危机管理,可以有效排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有利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云南泰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曲靖市  655400
        摘要:危机意识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危机管理,可以有效排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有利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危机管理意识
        引言
        危机管理具有事先预防的特点,可在事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和评价,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减轻风险损失。建筑工程涉及的投资量大,发生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严峻,因此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必备的管理理念,也是重要的管理方式,有必要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1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意义
        危机管理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对于危机能够提前进行相关的预测处理,并将将要发生的危机进行控制的一种行为意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提前进行预测和预防并做出相应的一系列措施的行为,对于危机意识的处理是十分的重要的。危机管理意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管理有很大的意义,有了危机管理意识条例,我们能更好的管理和规范施工人员的常行为,更好的将一些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使之不会威胁到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因此,对于危机管理意识的认识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危机管理意识在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施工过程中,外界条件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时,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很好的保护好我们自己。危机管理意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测量施工技术还有各项指标,这是工程人员必备的知识。通过已经掌握的技术知识,我们就可能预测自身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意义所在,通过对危机意识的预防,结合好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自己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最大程度的保护好和让自己企业的员工,危机管理意识在处处充满危险的施工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1转变管理意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为了确保在建筑施工中能够有效应用危机管理意识,首先就是要转变管理意识,树立起现代的、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观念,尤其是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ꎮ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竞争也愈发多元与多维,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保持对危机的敏感,保持对问题的敏锐,如此才能积极妥善应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危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对施工人员尤其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危机管理意识对于建筑施工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危机管理,以此提升整个施工公司的危机管理意识。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沟通协调,全面掌握施工进展和情况,尤其是要给予一线施工工人说话的机会,同时要满足业主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接受各方面的督促,所谓旁观者清,利用不同方面的监督,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最后,要定期开展专业的风险管理培训,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升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2.2加强施工危机识别
        建筑工程管理中危机的识别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依据。因此。管理人员应做好危机识别。一方面,做好项目风险识别。识别项目风险时应注意:注重施工中各种材料的收集与分析,为风险的识别提供依据。收集材料时尤其应注重材料收集的全面性,明确风险形式。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三方面:第一,需对这一行业内的相关信息予以全面收集,以便对企业的经营形式&发展战略等予以合理的调整。第二,收集社会各界对建筑项目施工的意见,借助社会监督的力量,加深对建筑施工管理的认识,且了解施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隐患或危机。第三,完成信息收集工作之后,必须对信息展开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并进行归纳整理,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对其类型、特点、危险程度等展开预判,且提出有效的防护手段。另一方面,注重未来的危机识别。

建筑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危险,给建筑工程价值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中应注重未来危机的识别,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
        2.3建立危机防范机制
        危机防范机制是帮助发现危机、减少危机给工程带来损失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准则。在施工前,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危机防范工作小组,对建筑施工地周围的环境、施工现场布置、大型机械设备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自身对危机处理、危机防范的实践经验,制定具备针对性的危机防范机制,保证其科学有效。此外,危机防范小组要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提前标注发生危机可能性较大的位置,规划人员逃生疏散通道,以便于发生不可控的施工事故时,人员能顺利逃生。通过完善的危机防范机制,积极应对可能产生的危险,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2.4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管
        根据施工要求,解决材料质量的危机,合理选择满足实际需求的材料,列出各类所需材料清单;比较各个供应商,选择材料质量有保证、具有齐全正规证件的供应商,按照清单严格购买材料,不能使用其他材料代替;对所购材料进行取样送检,根据检测报告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符合规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要及时更换;科学合理保存在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型号、品种分类保存,对于容易受潮的材料,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天气影响造成质量损害。分析经济效应以及现场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要培训人员了解设备正确操作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日常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良好性能,延长使用期限;若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找专业维修人员维修,避免延误工期。
        2.5加强监督安全培训管理力度与沟通
        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向施工人员进行询问,了解施工进程的相关问题,同理,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与安全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了解项目中存在的危机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解决。与此同时,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对于社会形势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应实现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完善,并加强各个方面的沟通。应及时整理总结各行各业的反馈,准确把握市场动态,预测危机的发生。我们还应了解同行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合理调整发展方向和业务政策。信息收集和提炼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危机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危机管理意识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或质量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因而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中应该得到广泛而充分地应用,对各种危机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对危机的隔离处理更要及时而有效,从而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得到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继军.浅析如何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渗透危机管理意识[J].民营科技,2018(8).
        [2]肖胜.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55-57.
        [3]苏尾仙.浅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8(3).
        [4]刘明杰.危机管理视野下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34):142-143.
        [5]张淑芳.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1):26.
        [6]陈子锋.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分析[J].科技 创新与应用2019(15):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