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7期   作者:崔丹
[导读]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延伸入教育领域,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延伸入教育领域,也逐步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文章通过分析如今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缺乏专业的平台设计,缺乏系统的培训,教师自身发展意识不足等问题,试图探寻一条“互联网+”时代中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加强体制建设,促进优质的幼教专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以及推动教师多方面自我提升以促进幼教专业不断发展,让互联网走进教学课堂,从而促进幼教专业成长,以符合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幼儿园教师专业,专业成长路径
引言: 孩童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国家与民族得以复兴发展的根基。而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指导者,背负着教育儿童的重任,是儿童见识与了解世界的领路人之一。因此,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今天,必须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向前发展,协助其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张空间,匹配“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1.“互联网+”
1.1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达到有效结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整合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传统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推动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具有六大特征。第一是跨界融合,将不同的产业通过技术的优势融合起来,让各自迸发生机。第二是创新驱动。第三是重塑结构,当今时代,信息化与工业破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改革与发展。第四是尊重人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是为人类文明所服务的。第五是开放生态,建立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生态圈。第六则是连接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一切联合起来,共同发挥价值。
2.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2.1 教育理念
        幼师的教育理念指的是其对教育的观念,是幼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教育应该是怎样的”的认知,包括了幼师对教育的态度,对自己“为什么要从事幼教行业,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那些原则,达到何等要求”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因此,良好、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基于现状对自身职业的认识与思考,既有抽象性又具有直观性的,既反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的客观现实,又对其接下来的客观教学活动具有引导性与导向型。因此,正确、合理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科学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并作为精神支柱鼓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上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主动地朝着更高的阶段发展,迈向更高的境界。
2.2 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对儿童有专业的认识。对幼儿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是任何幼儿教育环节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首先,幼儿教师必须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儿童的发展规律,不同情况下儿童的行为规律等基本知识,才能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尊重孩童本该有的尊严与人格,尊重每个孩子的能力与个性。知识是了解、尊重的基础,只有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更有耐心与爱心地对待儿童地发展,一切以儿童的发展为本。
3. “互联网+” 时代幼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的平台设计
        就目前而言,阻碍幼儿园教师专业在互联网时代得以发展的一大因素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的发展中并未形成权威、专业的互联网平台。


        目前,大多数的互联网机构培训与网站设计仍然还是限制于视频观看,因此并没有发挥互联网真正的交流与互动优势。目前的形式仍然与传统的培训形式相差不大,只是将线下培训的直接讲授变成了线上观看,还未实现幼儿园教师行业专家、从业人员汇聚一滩,在互联网世界中利用海量的知识与信息进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许多线上教学视频的观看者也无法与行业专家、优秀幼儿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导致线上教育与培训的效果十分一般,无法达到现实的需要。
        其次,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没有专业的幼教网络平台建设,使得幼教行业从业者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满了阻碍,在信息的甄别过程中便要耗费教师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统一专业的平台传送科学的幼教知识与理念,使得部分幼儿园教师在自我学习的途中容易受到不良、劣质信息与知识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幼儿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3.2 缺乏系统的培训
        由于教师队伍构成人员的良莠不齐,部分教师自主学习新技术、新思想的积极性很高,但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因素影响,限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在互联网时代缺失了自主学习精神与创新精神。因此,系统专业的培训对于提高整个幼儿园教师行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实是,如今由于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的重视,系统的、科学的培训暂未形成。就培训而言,大多是通过看讲座与视频。这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简单直接的讲座视频难以与后续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难以寻求到专业的渠道进行深入的问题咨询。其次,许多的培训与视频由于没有科学的后续考核机制,导致许多培训只是流于形式的参加,教师没有真正地结合自身与讲座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没有达到真正培训幼儿园教师,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地目的。
3.3 教师自身发展意识不足
        首先,我国幼儿园教师团队师资力量与教师素质在不同区域下有所差异。部分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与专业素质一般,且学习专业知识,促进自我发展的认识不足。在利用传统渠道提升自我,汲取知识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更难以督促这部分教师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其次,在“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幼儿园教师缺乏基本的互联网意识,没有意识到要增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与自身的时代发展相结合。部分幼儿园教师受限于自身教学方式的影响,鲜少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愿于其他教师、优秀突出分子交流教学经验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教学能力的进步。
结束语
        如今,“互联网+教育”已然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幼儿园教师专业,缺乏专业的互联网平台设计,系统的培训指导,加上教师自身发展意识不足,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加强体制建设,促进优质平台开发,督促教师加强自我提升等途径,推动“互联网+”时代幼儿园教师专业的不断成长,培养优质的幼教团队促进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美红. “互联网+”时代幼儿园男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析[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9(2).
[2]董先惠.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以COP项目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6(9):28-30.
[3]王叶.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析[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8(5).
[4]田瑞芳.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32):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