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开始了课程改革工作,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教学,而微课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教学形式,能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探讨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必要的,这是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的有力渠道,是助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有效方式,是适应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应用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要求,亟待创新改革。微课的出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对此,我们应当抓住微课教学的特点优势,借助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微课的辅助作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虽然不少教师根据相关要求引入了微视频,但仍有部分教师不能够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为是否引入微视频教学对实际教学结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不会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微课的研究。虽然部分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但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弱,且不少教师并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微课制作培训。在教学时,有的教师会原封不动地利用网络上的微视频内容,却没有根据本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创新,这将会使微课教学出现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另外,受到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备课和基础知识讲解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能够腾出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微课制作,只能偶尔在课堂上引入微课教学。这将会使微课教学整体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却没有结合教学主题来进行视频的选择。这将会使语文教学沦为信息技术展示课,并不能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生动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决定着学生能否第一时间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进程的推进有着重大影响。在以往的课堂导入中,教师经常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程,方式单一、无趣,学生兴趣普遍不高。有了微课的融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生动有趣地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提高教学导入的有效性。具体的做法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制作微课视频,借视频的视听、直观呈现、渲染等功能再现课文文本情境,让学生亲眼看到、体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课文内容。例如,讲《桂林山水》一课时,这是一篇描绘桂林山水风光景色的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笔者通过微课视频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桂林山水风光景色,把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亲眼看到桂林山水美丽宜人的景色,充满无限向往,进而就会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兴趣高涨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为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把学生视作为课堂的主人,而并非把学生单纯的看作是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微课以视频为载体,能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文本情境,有显著的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微课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借视频强烈的视听效果和渲染能力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课文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赋予课文内容一定的感染力和代入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讲《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笔者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地球、环境方面的景象,直观呈现课文内容,创设符合课文内容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对于学生而言地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破坏和保护环境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对课文内容有了想要学习和了解的欲望。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积极开动大脑,主动进行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进入了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自身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
(三)微课助力翻转课堂,开放环境
因为微课的应用推广非常便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将学习资料以微课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的微课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动起来。在课下学习时,学生可通过暂停、反复、回放等多种教学形式,深入挖掘和剖析学习对象,在微课的助力下,实现课堂的有效翻转,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实现与同学的积极交流和沟通,最终实现高效学习。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商量”时,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教会学生什么是商量,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商量,遇到不同的事情,需要用怎样的语气来商量等。在多种形式的微课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初步的学习方法,在课上交流沟通环节,就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应用,形象、生动地体验有关商量的知识。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一些情景,如调换打扫卫生的顺序,借同学的橡皮,借同学的书到了规定的时间不能如期归还等,让学生在微课情境的驱动下,自主探究生活中需要商量的情境,并进行演绎。为了达到表演的效果,学生将生活中各种有趣的、鲜活的、贴近生活和学习的情境引入课堂交流环节,创设了一个空前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更加活跃、开放。在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课堂会变得更加高效。
结束语
微课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特点优势显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有着重大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突破教学难点、加强示范讲解、创设活跃教学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微课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整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珍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62-263.
[2]曹占发.小学语文微课教学优势及应用方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09-110.
[3]陈军雄.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150+152.
[4]申秀花.探究“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03+149.
[5]吴军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