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推行,各科教学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赶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浪潮,提高学生综合的文化素质,语文课目也是如此。在以往以提高高考成绩为目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落后。从诗歌鉴赏来说,老师一般采取的程序是认识字词,介绍诗歌题材,介绍作者、诵读。诗词品读用的是一串固定模式的词语,学生对固定模式和套话已经产生厌倦,所以学生在诗歌鉴赏上水平不够,考试成绩当然不满意。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老师积极进行探索,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有了群文阅读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内容,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群文阅读“五步法”即通过主题呈现、阅读概览、个性阅读、精彩赏析、主体拓展五个步骤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群文阅读“五步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引言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采用的新型的教学方式,经过教学实践证明,群文教学“五步法”效果突出,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并使学生视野和知识量得以拓展,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本文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为例,浅谈群文阅读“五步法”在高中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1高中语文诗歌阅读的意义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情趣可以丰富生活,今天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有知识,懂生活的人。由于我们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情感教育还没有作为一种习惯在学校的课堂延续。本论文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学生们在进入自由开放的大学之前,能进一步积淀人文情怀,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集体生活带来一些帮助。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阅读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并对阅读教学和情感教育研究做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并阐明课题研究的意义,为后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研究做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存在现状主要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并对这一存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做了一定的反思,为第三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提出实施策略奠定基础。本文希望能为这些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们形成积极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有朝一日等他们走向社会,希望他们不是学识渊博的“书呆子”,而是健康快乐,懂生活,有知识的人。
2主题回顾
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对课堂整体时间和内容进行设计,要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工具,尤其在第一个阶段进入主题的时候就要吸引学生注意力。现在要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课展开同步教学,老师就要围绕诗词和作者进行准备。比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在课前向学生展示湘江、橘子洲的图片,引起学生联想和回忆。学生通过回忆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有了印象,那么及时引导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内容和背景进行回顾。大家可以从不同方面谈谈自己学习完这一课后的感受和认识,之后老师进行内容的总结。
3阅读概览
通过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回顾,老师引出毛泽东的其他作品诗词,供大家进行鉴赏阅读。
首先引出初中阶段课堂学习过或者其他渠道了解的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学生进行回顾和诵读,接着可以引出学生还未学过的或者有了解过的其他诗词作品,如《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等,以学过的诗词为主,未学过的为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赏析。老师要注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交流,进行知识的融合、思想的沟通,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清晰和深刻。学生要在讨论环节中发现毛泽东诗词中不同时期、不同题材诗词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为下面环节的进行做好铺垫。
4个性阅读
个性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性发挥最充分的时候,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阅读和交流。上一个环节主要是学生提供了阅读的方向和内容,个性阅读需要学生针对内容展开深入的交流。对诗词内的风格进行赏析,对诗词题材进行探索,对诗词作者本人的革命生涯进行回顾,从中提炼出诗词的内涵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老师要组织好课堂的秩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通过诗词内容和思想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在心里对毛泽东诗歌和诗歌内的思想做出一个概括,这个概括的过程可以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是小组共同完成提出来的,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思想。
5精彩赏析
通过上一个阶段的阅读体会,相信每位同学都对《沁园春·长沙》以及毛泽东其他诗歌有了自己的深刻认识,这个阶段由老师引导,老师和学生对自己阅读的诗词的精彩内容进行赏析。如在《沁园春·长沙》里的句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非常经典的一段,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赏析,分析毛泽东同志的壮阔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抱负。老师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看法,讲出自己认为好的部分,大家共同进行赏析,比如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描写,对革命道路险阻的形象刻画等。
6主题拓展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讨论,学生已经完成了诗词主题的赏析,老师对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后,引导学生进行主体的拓展,将课堂学习内容带入到学习、生活中。可以进行课堂的朗诵和其他形式的爱国教育,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积极地生活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结束语
群文阅读“五步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掌握方法灵活变通,有效扩展鉴赏内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比如,将唐诗里同一题材内容进行汇总,挑选合适内容进行教学;将某诗人诗词作品进行汇总,可以是曹操的诗词、白居易的诗词以及李清照词等。
参考文献
[1]宋志玛.群文阅读观照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之友,2016(5):34-35.
[2]林木娟.浅谈高中语文古诗歌阅读教学的高效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63+66.
[3]罗益.比较阅读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08):66.
[4]郑晓清.基于互联网微课建构高中古诗课外阅读新模式[J].学周刊.2017(1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