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运用 耿晓慧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宋国庆 耿晓慧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当加强对后浇带施工的管理,以保障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其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促进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提升,提高其安全系数。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具体运用
        引言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位置,能够加强建筑物美观度和安全性能。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为了降低收缩应力,加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较为繁琐,施工标准也较为严格,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目前,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待革新,需要我国科研人员深入探寻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使其能够在当今社会发展,进而有效推动建筑行业进步。
        1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
        1.1将沉降高度差消除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影响建筑整体结构与建筑质量,从而使得建筑出现结构裂缝问题。在此背景下,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可以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其中。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将实际施工中建筑结构分为两部分进行施工,保证整体施工结构完毕后,对于沉降量较为严重的部位或者项目展开相应的混凝土浇筑处理工作,保证能够形成整体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要展开相应计算工作,对沉降高度差进行调整与完善。
        1.2将温度收缩带来的影响消除
        在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仅可以将沉降高度差问题消除,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温度收缩差带来的影响消除。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变化较大那么会出现收缩裂缝问题,影响整个建筑质量。基于此,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其中,为混凝土施工工作提供良好施工环境。做好混凝土新结构与旧结构之间的衔接,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技术的要求
        2.1位置的合理设置
        将后浇带技术运用在房屋建筑中时,对后浇带的设置对保证建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房屋建筑的种类、规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为了能够使后浇带更加适用于建筑中来,就要求企业相关工作者针对房屋建筑的特异性以及其建筑的需要,来进行后浇带技术的设置,提升后浇带技术在建筑中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一点,为了更好的应对混凝土的开裂情况,要对后浇带的约束力进行适当释放,这样能够确保混凝土在膨胀的时候能够进行填充,提升建筑的稳定性。
        2.2注意之间的距离
        将后浇带技术运用在房屋建筑中时,还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建筑的设计要求来调整,要求建筑企业施工设计人员进行准确的调整,保证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不会出现断裂、扭曲以及称重不均的状况,这样能够为后期的浇筑提供便利的条件,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提升建筑的质量,同时也能保证建筑在期限内圆满完成。
        2.3考虑受力结构的影响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建筑有一定影响的还包括受力结构方面,一般来讲,后浇带在运用时,应选择在建筑结构中手里较小的区域来进行,并且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后浇带的断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后浇带断裂面对整体建筑的影响,无论是稳定性上,还是建筑的整体质量方面,同时还要对最后建筑的混凝土位置进行加固处理,并且按照建筑要求,可以在后浇带的梁板上留有些许的斜缝,利用上诉所说的方法来增强建筑的质量。


        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
        3.1后浇带的施工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后浇带施工工艺设计要着重考量下列几个层面:(1)后浇带处模板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独立性,可与主体模板并列设计。此外,还要保障模板工作的独立性。施工人员要提前在相关位置预留清扫口。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拼接质量,不能存有缝隙,可应用有关材料加强模板间的密实程度,如此能有效减少漏浆、胀模情况的发生。(2)展开二侧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提前设计挡板,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模板拆除和清洁工作。(3)为进一步加强后浇带施工质量,要保障整体结构的密封程度。可应用砌筑挡水台的方式展开工作。
        3.2 后浇带施工材料选用
        建筑施工中之所以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因为后浇带施工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性能。后浇带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注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品质良好才可保障后浇带施工质量。在实际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应采购质量合格经济成本较低的建筑材料。后浇带施工前必须进行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要处理建筑结构中的缝隙,减少水分流入施工缝的情况发生。后浇带施工技术开展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特性选用拥有膨胀性能的施工材料。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强度浇筑完成后会展开振捣工作,此时为加强振捣工作效率可加入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收缩膨胀等情况。
        3.3 后浇带详细施工流程
        后浇带浇筑之前,先对其两侧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待达到后浇带的浇筑条件之后,方可开始后浇带的浇筑工作。浇筑过程中,要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层浇筑。每进行一次浇筑工作施工人员就须展开相应的清理工作,若后浇带内部结构中有碎石、碎渣、钢筋头等施工人员要展开细致的清洁工作。若混凝土中有凿毛,则需用有关工具剔除并用高压气吹扫。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要展开淋水湿润,湿润部分大都是后浇带侧面。接下来,施工人员要检测后浇带处架体,一般是对其进行加固和检验。此外,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并对其展开充分搅拌。后浇带施工是在热胀冷缩的基础上进行,受温度所限。只有温度达到标准后才可展开施工。
        3.4垂直形式的施工缝
        后浇带施工时,垂直形式的施工缝有着更为苛刻的处理标准,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对其展开加固工作,减少混凝土漏浆、胀模等情况的发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要展开仔细的观察,初次凝固要应用压力水展开冲洗工作直到露出骨料,接下来需要清洗钢丝网。在上述工作中,为有效把控最佳冲洗时间,施工单位需要派遣技术人员展开实时观察,进而有效把控混凝土凝固时间,保障施工正常进行。
        3.5温度方面
        为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加强建筑物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展开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较为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温度是 10℃。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把控收关时间,由于时间本身所具备不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密切观察,但有时间限制,一般在浇筑完成两天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收关时间在清晨或傍晚,该时间段气温不高,可以避免干裂情况的发生。
        3.6后浇带保护及养护
        后浇带施工完成后,需要展开保护和养护工作。保护工作通常在后浇带施工时进行,施工人员在后浇带两边安装防水砖内壁上用防水砂浆抹匀,上述工作达标后要展开封盖工作,一般选用木质模板和铁质盖子进行。若工程需要,可安装挡水带。后浇带养护工作要在浇筑工作结束的12h 内展开,为期 28d,在这段期间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并安装有效的保温装置。
        结束语
        如今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和进步,后浇带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建筑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仔细地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确保整体的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续景瑞.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4):27-28.
        [2]李宏伟.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4):88-89.
        [3]黄文平.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8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