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研究 陈诚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诚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土木工程随之增多。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身份证号码:62282719920304xxxx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土木工程随之增多。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也亟需提高。如何来解决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整个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从土木工程建筑概述及混凝土概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三个方面来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引言
        目前很多新型的建筑技术已经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不仅保障了土木施工的质量,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土木工程土木施工而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流程,科学选择施工技术,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和混凝土概述
        1.1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性实践活动。应用到材料、设备、人员、方案进行具体性的操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计、实施、养护、管理等。总的来说,就是将分散性的物质综合在一起。目前,土木工程已经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极大的价值,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土木工程走向多样化、结构更加繁杂、功能更加齐全的道路。
        1.2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实用性以及适用性极强的材料,是将收集到的凝胶材料、骨料、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硬化后形成的复合材料。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2.1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石子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在搅拌过程期间,假如发生材料品质和混合百分比不符合要求,或是加入其他不明原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品质,进而对土木工程产生某种范围内的不良后果,不仅会使建筑的整个作业品质达不到要求,还会给国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危害。
        2.2混凝土的裂缝现象
        土木工程实际施工阶段,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时常出现一些裂缝。这些裂缝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结合实际情况,混凝土裂缝主要包括:一是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的裂缝;二是混凝土结构性裂缝;三是贯穿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较多,不仅包括材料调配的原因,还包含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顺序等原因。想要切实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全面规范施工流程,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施工技术,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选择最为标准的水泥材料
        水泥类别的挑选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泥可以根据商标以及规格分为很多种类,就会在里面的结构样式和混凝土的性质体现上也会具有很大的差别。通常会造成严重的裂缝情况,根本是因为在混凝土灌注完成前期时,里面的温度无法取得合理的排放,进而造成里面预加应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使用有效的挑选方式,实行最完善的混凝土水泥原料的挑选,很好地把控水泥混合比,还应该添加一些添加剂,让水泥与水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合理地防止水化热现象的发生,降低混凝土整个组织产生形变的情况。目前在国内最常见的水泥种类是硅酸盐水泥,由于它能够经过相关外加剂的使用,让对应的水灰比和水回量会取得合理的管控,进而降低水化热的发生,能够很好地防止开裂情况的发生。


        3.2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土木工程建筑当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是加强水化热控制力度,水化热主要来源于水泥材料,施工企业要科学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从根本上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在选择水泥材料的过程当中,尽可能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材料,常见的主要有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等等。例如,在本工程项目当中,施工单位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水化热保持在42.5℃-52.5℃左右,与该地区的温度差异比较小,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裂缝的概率,真正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
        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科学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热现象。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实际施工前,需要进行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出现水化热现象,提升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与密实度。施工单位也可以在混凝土当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添加量在20.0%左右,进而更好的减少水泥使用量。
        施工单位还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混凝土结构中的添加剂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膨胀剂、减水剂与缓凝剂等,这三种添加剂均具备减少水化热的功能,施工企业可根据土木工程土木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外加剂,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3.3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施工技术,但技术流程较为复杂。在开展混凝土搅拌前,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因素,比如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从各个层面入手,实施管控,以此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混凝土进行搅拌阶段,需要依据工程需求,合理设置搅拌时间,并强化搅拌时间的管控。实时监控混凝土材料搅拌阶段的流动情况,保障搅拌均匀,在搅拌结束后,需要立即将混凝土卸下。
        3.4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相关设备没有故障,而且需要对应急方案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发生突发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结构整个框架,确保框架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时应该使用按照设计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以及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存在泌水的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料发生下沉的情况,以及减少裂缝的发生率。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压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3.5混凝土结构做好相应的养护
        解决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养护任务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程序,经过很好的养护方法能够让混凝土的温湿度满足有关规范,进而完成混凝土里外组织温度合理的管控,进而展现出混凝土自身的刚度与稳定性,合理的防止开裂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我们在对混凝土结构养护期间,在确保温湿度合格的情况下,还需要保持里面的温度在规范范围内,通常用很慢的方法来进行展现。再者,在夏季作业养护期间,我们需要使用很好的流水防护和蓄水池的防护方法,并且在冬季养护期间,我们必须要使用棉被或草帘实行合理的铺盖,进而可以满足温湿度合格。除此之外,在各种作业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养护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养护成果达到最好。
        结语
        目前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不得不加强重视,要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需要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做起,研究施工中的重难点并对其进行攻克或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关注对提高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振新.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21-22.
        [2]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3]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