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陈标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标
[导读] 摘要:在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需要进行隧道施工。由于隧道施工难度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隧道围岩支护的稳定性尤为关键。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在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需要进行隧道施工。由于隧道施工难度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隧道围岩支护的稳定性尤为关键。一旦隧道围岩支护出现纰漏,则可能引发隧道坍塌事故。因此文章以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技术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具有孔隙率大、胶结性差,以及易变性等特点。在隧道施工中,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方法,对软弱围岩进行有效的加固。这样在隧道开挖后,周边的岩体才能承受来自隧道上部土石结构的重力,保证了隧道的稳固和安全。受到软弱围岩工程特性的影响,在隧道开挖和支护时都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确保隧道质量安全。通过树立全过程控制理念,从隧道前期地质调查与规划设计,到中期开挖与支护,再到后期进行养护和监测,都要严格做好质量监管和技术控制。
        1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必须重视的几个环节
        1.1强化勘察设计
        在隧道勘察设计阶段,务必重视洞口段的详勘工作,根据实际地质、地形从确保安全、质量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设计,并对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或规定。
        1.2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方案
        虽然说施工单位都是照图施工,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最大的地质段之一,施工技术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尤为重要,根据地勘资料反应的地质情况和实际地形条件,编制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顺序、开挖方式、工序转换、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设备物资保证措施。
        1.3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有了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落,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工作,必须实时了解隧道内地质情况的变化和周边围岩和初支的位移、变形情况,并对超过正常值得情况提出预警,杜绝贸然掘进,对于初支侵限的选择合适的时候进行换拱处理。
        1.4重视超前支护施工质量
        对于软弱围岩地质,隧道开挖均应设计超前支护(包括管棚),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超前支护锚杆(管棚)的间距、长度、角度和注浆效果,超前支护做好了,会大幅度降低软弱围岩的变形和坍塌风险,确保施工安全、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5快速施做仰拱和二衬
        对于浅埋偏压软弱隧道段落,必须高度重视仰拱和二衬的快速施做,使之快速闭合成环和得到进一步加固,保证整体稳定,控制围岩和初支变形,浅埋偏压软弱围岩地质段,开挖、初支和二衬必须三个环节节必须紧凑安排,杜绝按常规的安全步距控制。
        2 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隧道工程项目的埋深较浅,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岩体呈现出破碎状。主线隧道限界净宽为 10.5m,三车道隧道限界净宽为 14.5m,车行横洞建筑限界净宽 4.5m,人行横洞建筑限界净宽2.0m,净高 2.5m。为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提出有效的开挖及合理的支护方案。
        2.2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技术
        2.2.1开挖方法的选择
        影响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方法的因素较多,例如隧道的参数(长度、高度等),断面形状以及周围的水文地质特点等等。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综合现有的调查资料,同时结合施工需求,对比几种常用的开挖方法,然后择优选取。常用的开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1)明挖法。

适用于一些浅埋隧道,其优点是施工工序、技术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性、经济性较好。缺点是开挖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的土层结构造成扰动,因此隧道周边如果有其他建筑物或已经建成的隧道,则不宜使用。(2)暗挖法。对于不适合采取明挖法的隧道,可以考虑暗挖法。其优点在于开挖量小,施工周期短。(3)盖挖法。如果隧道线路从建筑物下穿过,可以在靠近建筑物的附近,选择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然后将顶部封闭。
        2.2.2 隧道断面作业方法
        根据围岩特性、施工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的隧道断面作业形式有以下几种:(1)三台阶法。按照分步开挖、分步支护的方式,在三台阶上分别设置若干数量的钻孔,然后先钻孔内装药并爆破,清理爆破后产生的岩石,并对爆破后形成的作业面进行简单的处理,喷射混凝土完成支护。这种作业方法的优点在于作业面更大,方便进行机械化施工。同时上台阶可以为中台阶、下台阶提供支撑,保障了作业安全。(2)CD 法(中壁法)。将隧道断面分为左右两侧,先进行一侧的断面施工,同时做隔壁墙。然后在墙的另一侧继续完成剩余部分的断面施工。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断面承载力,在防沉降方面优势突出。但是施工工序繁多,且无法使用大型机械。
        2.3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技术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技术种类繁多,在本工程中,最终确定选用锚杆支护技术。
        2.3.1支护准备工作
        锚杆支护也是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的一种常见形式。同样的,选择锚杆支护也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是机具设备的准备,主要用钻孔机、锚杆、钻头等。钻机的功率、钻孔的直径、锚杆的材质和长度等等,都需要符合隧道支护方案中的要求。另外,结合前期的调查结果,还应当在隧道断面上选择合适位置作为钻孔点。钻孔的布设位置也要提前设计好,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完成上述准备事项后,开始进行锚杆支护作业。
        2.3.2支护技术要点
        将钻孔机移动至标记点,调整机身、钻头的角度,使其与断面保持垂直,然后启动钻机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机器上的仪表盘,如果发现钻进速度减慢,需要观察是否遇到坚硬岩石,此时需要重新调整钻探方法,避免钻头受损或是卡掉。钻孔完成后,需要重新检查成孔质量。重点检查孔壁是否有开裂问题,钻孔倾斜率是否超标,钻孔深度是否达到要求等。如果成孔质量较差,则视为废孔,需要重新选取位置钻孔。对于符合要求的钻孔,进行清理理工作,为锚杆支护创造良好条件。本次工程中所用锚杆主要有 3 种,分别是普通的水泥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以及药包锚杆。对于前两者,只需要按照施工方案完成安装即可,施工比较简便。而药包锚杆则对操作工序有严格要求。对药包锚杆进行施工前,应当先对药包进行检验,可采取泡水的方法,药包不得存在结块的现象。
        2.4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重视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和规划设计,选择科学的开挖方式及支护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在支护作业中,即便是已经完成了支护任务,施工单位也需要安排专人,定期对支护区域开展巡视。如果发现支护破损,则需要立即上报。在分析问题原因后,选择重新支护,更换支护形式等措施,保证支护的稳固性。(2)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工作。对所有参与隧道开挖、支护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组织集中培训,明确开挖、支护的技术要点,并且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完善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保障隧道内部各项作业活动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3)隧道的洞口与平导连接处,是支护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应当重点关注支护效果。在支护完成后需要利用现代仪器进行连续监测,保证不出现支护失效的情况。
        综上所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施工地段的地质结构做好充分的了解,选择出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做好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金.基于软土地基的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
        [2]何正轩.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
        [3]韩立志.浅埋偏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数值模拟研究[J/OL].公路,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