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 付超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付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业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业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成为中国居民关注的主要问题。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是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优化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制度,消除施工质量威胁和安全隐患,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长期和全面发展。本文讨论了高效率的建筑技术以及确保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的概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安全管理也有了新的定义。它是以现代安全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建设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实施有力、有效、快速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解决和预防施工事故的动态管理活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可以分为三类,即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各种施工设施的管理、人员行为的管理。而在进行着三类管理的同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全员参与的原则。施工中的各级人员,都要对施工现场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施工安全是大家所有人共同的事。(2)落实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当中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它不是一直存在的,有可能是突然出现的,虽然不能掌控这些突然因素,但是却可以提高安全意识,来预防事故的发生。(3)不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安全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种动态管理,所以他是需要不断成长的,也是需要不断去发现问题,从而才能完善自身,获取更多解决不安全因素的经验与办法。
        2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
        2.1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很多建筑企业在选择建材时,往往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忽视建材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我国一些建设项目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施工材料不合格造成的。中国建筑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但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和建造质量。一些建筑企业选择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来降低施工成本,为了获得眼前的一点经济利润,而不考虑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2.2施工人员技能的缺失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为项目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了解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情况,也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当然,建筑项目施工建造质量和安全的这一责任不可避免地由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承担。为了迅速完成工程建造任务,一些管理人员往往忽略对施工安全制度的落实和要求,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产生。
        2.3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难度大
        监理部门的监理范围大,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做到全覆盖、全方位的监理,这使得一些施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钻空子。从外观看,这座建筑豪华而坚固,但内部材料不符合有关标准。隐蔽工程监管更是难上加难,一般只有在后期发生问题后才会有所针对的进行检测、追责。
        3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措施
        3.1建立质保体系
        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技术质量法规、标准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将质量职能有效地组织到一起,根据企业的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运用系统的观点,将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有的质量要素全部归结到质保体系当中。
        3.2明确质量职责
        作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必须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做好质量计划的审批工作,建立质量控制机制,项目副经理要认真落实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对建筑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针对施工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应当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置方案;质量员应当履行质量监督职能,加强对各个班组自检、互检及交接检的监督,如实填写质量检验记录,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4提升施工质量,完善安全管理的策略
        4.1提升施工质量的策略
        解决外部因素:(1)加强对优质材料的审核,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符合安全标准的优质材料,杜绝假冒伪劣,控制材料来源,选择固定的优质厂家采购材料。(2)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来监督施工过程,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再不定时的对建筑进行质量检验。(3)要完善施工过程中的流程和管理。每一步都有固定的流程,流程不到,禁止盲目进行施工,这样对施工进行考察与研究之后,因地制宜,也就不会出现施工错误的情况,还可以使各项制度都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让建筑质量得到提升。要解决内部因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能施工,其次就是对施工人员进行非常专业的培训,提升他们自身的水平与能力,以此来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再次就是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给每个人机会,他们自然会尽力做好建筑施工里的工作。
        4.2完善安全管理的策略
        完善安全管理策略,首先要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一个好的施工管理体制应该是明确的、创新的、合理的、科学的。在良好的制度下,能为施工人员提供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管理,为施工提供非常安全的保障。第二是,确立完整且统一的监管体系。也就是说将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到一起,在一个建筑施工中,只有一个安全管理的部门。这样就不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责任直接具体到个人,安全管理工作自然就能落到实处。第三点是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决定了要对其管理,就必须要有专业人才可以,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这样就不会存在管理不及时的问题。
        4.3搭建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校企合作,搭建在线教育管理平台、教学实训体系、仿真实训体系和增强现实解决方案、BIM仿真体系等平台对相关企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将BIM理念应用于具体施工过程中,并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设计者、施工方和业主在项目设计策划和施工之前就能看到并了解施工的详细过程和结果,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实际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经验和最优的可行方案。探索利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优势,可创新尝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尽可能塑造与现实操作几乎无异的实践模拟环境(包含工具、场地、设备),实现BIM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做好建筑工程安全文明工地实施指南、脚手架施工与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模板工程与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安全文明工地与绿色施工实施方法指南、建筑资料整编专项实务指南、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解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安全技术百问百答、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深度分析、塔吊基础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分析、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深度分析、安全技术效益分析等,从而推进安全文明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重质量,也就是注重口碑,既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让企业施工人员有归属感。安全是施工永远避不开的话题,注重安全管理,既是企业对施工人员负责,也是企业对自身负责。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不仅要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而且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个专业、科学、合理、安全的企业更容易赢得自身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袁立刚,李小利,陈俐光.将危机管理引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尝试与探索[J].施工技术,2016(S1):810-813.
        [2]贺翀,王丹宇.试谈建筑事故的防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27(1):153-156.
        [3]赵忠义.论建筑工程应实行全员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J].煤炭工程,2017,49(2):134-137.
        [4]叶银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8(S2):153-156.
        [5]叶贵,陈梦莉,汪红霞.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2(4):131-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