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柱掘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哲 王建志
[导读]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  山东新泰  271219
        1.大煤柱护巷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巷道破坏显现特征
        工作面风巷采用35m大煤柱护巷,巷道掘进和维护过程中,破坏严重。具体表现:
        (1)巷道顶板压力大,钢梁压弯。
        (2)片帮严重,两帮移近量不断加大,局部锚索断裂。
        (3)支柱压力大,支柱钻底。
        (4)巷道顶板沿煤柱帮切断下沉现象普遍发生。
       
        图1  不同位置掘进巷道受力力学模型
       
        图2  采场四周支承压力分布
        1.2巷道破坏的力学原理
        采场推进后,原始重力应力场中的应力将重新分布。重新分布的应力场,按分布的应力大小差异分为“低应力区”( ),包括由裂断运动岩层重力作用直接联系的“内应力场”和塑性破坏区应力小于原始应力的一部分。“高应力区”包括弹塑性区中应力超过原始应力的部分,以及未受采动影响的“原始应力区”等三个部分,其特征如图1、2所示。显然,在同一开采深度条件下,在采动应力场中,不同部位开掘的巷道,围岩应力的大小及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将有重大差异。如果在稳定的内应力场中开掘的巷道(巷道1位置),围岩应力较低,在合理的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可以被有效控制。如果在高应力区开掘巷道(巷道2),巷道处于应力高峰,巷道掘进和维护过程中将出现不可避免的破坏。如果在原岩应力区掘进巷道(巷道3),不但浪费了大量的煤柱资源,当采深到达一定限度时巷道破坏也相当严重。
        2.小煤柱掘进期间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1 小煤柱开采设计
        由监测结果可知,内应力场范围在约10~12m,据此,经和集体公司及羊场湾煤矿相关领导沟通交流,130205风巷煤柱留设宽度为6m,巷道宽度为5m,巷道煤柱一侧完全在内应力场范围内,实体煤一侧在内应力场边缘部位。从停采线约450m处,将05风巷煤柱宽度减小为6m,巷道布置如图3所示。
       
        图3m小煤柱设计示意图
        2.2巷道破坏特征机理分析
        (1)巷道局部破坏严重原因
        残余构造应力影响,巷道周围断层主要有F20、F23,及五疙瘩背斜。巷道在该区域除了受到原始重力应力场外,还可能受到残余构造应力的影响,特别是水平构造应力的增大导致巷道顶板破坏严重,下沉网兜明显。
        (2)非对称变形原因
        巷道破坏的动力源是受到力的左右,均质对称的巷道在均匀的应力状态下变形量肯定是均匀的;相反当巷道受到非均布载荷的应力时肯定会很可能出现非对称变形。05风巷煤柱一侧完全处在内应力场范围之中,受力较小,因此变形量较小;而实体煤一侧处于内、外应力场交界处,此处煤体很可能处于较高应力区域,巷道一侧煤体在较高的应力作用下必然导致大的片帮产生。
        2.3 数值模拟分析
        2.3.1模型建立
        根据试验地点岩层柱状图及实验室测定的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结果,运用 FLAC 3D 对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型长×宽×高=1000 m×2700 m×86 m,共产生了1350393个节点和1296000个单元,模型四周预留了150m的边界煤柱,如图4。模型顶部为自由边界,固定该模型底边界的垂直方向和左右边界的水平方向,模型的前后左右各预留了150m的边界煤柱。模型上部边界施加上覆岩层的重力作为等效应力,按平均深度650 m 、容重25 kN/m 3 计算,即 16.25 MPa。数值模拟采用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
       
        图4  模型尺寸
        2.3.2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当工作面回采完后,煤层右下方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存在垂直应力峰值区,在 35 MPa 以上,原岩应力为 16.25 MPa ,垂直应力集中系数超过2.2 ;应力集中区对沿空掘巷存在直接影响,煤层中的垂直应力峰值区距离煤体边缘 40 m ,如图5。
        煤层中垂直应力集中一直延续至距离煤体边缘 50 m 以外;在 40m 以内,垂直应力呈直线趋势增长,应力峰值约 35 MPa ,应力集中系数约 2.2 ;超出煤体边缘 40 m ,垂直应力变化较小,曲线趋于平缓,垂直应力值超过 25 MPa 。
       
        图5  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3.结论
        对沿空掘巷以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在数值模拟计算完成以后,分别取巷道50 m 以内的围岩分析其垂直应力的分布规律。
        (1)在距离采空区15m的范围内,应力值较小,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该范围内应力峰值为12MPa左右。
        (2)巷道两帮应力分布不对称,实体煤侧应力高于煤柱一侧应力。
        (3)实体煤一侧在高应力边缘,可能会在比较大的应力作用下出现较大变形。
        (4)煤柱及实体煤一侧区域处于塑性区,煤体呈现剪切破坏状态,说明巷道基本处于内应力场范围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