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土建施工的技术探讨 杨鹏飞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杨鹏飞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化发展的进度也急剧加速。
        重庆渝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中区  400015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化发展的进度也急剧加速。为了进一步促进高层建筑发展,我国对建筑地基的建设、建筑的构造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在提升。本篇文章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加强我国的土建施工技术,详细探究了关于土建施工的地基基础以及桩基基础的技术手段,希望能寻找出比这些技术更先进的突破方法,为我国的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建设过程中的种类越来越多,所以,对高层建筑基础建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必须对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进行深刻的研究,进而更好的保障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建筑的质量。
        1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的简要介绍
        1.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是指以地基为基础的建筑房屋的墙体或者柱体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是建筑整体稳固、安全的基础,可以很好的承载整座建筑对地面产生的重力以及压力。地基指的是建筑体底层支撑基础的土层或岩石,是整座建筑的根本,对于地基的勘测、设计关系着整个设计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以及建筑能否正常使用等问题。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粉土、黏性土等,地基同样也分为人工地基以及自然地基两种类型,对于不同地基对建筑物的承载力有所差异,设计人员在前期设计过程中要慎重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工作。
        1.2桩基基础
        桩基基础指的是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地基基础可能受限于土壤软硬程度等自然条件,坚硬度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从而导致无法承载一些规模庞大的高层建筑等,这是往往设计工作人员会采用桩基基础来改善这一情况。
        2地基基础技术与桩基基础的具体实施技术
        2.1地基基础技术
        2.1.1换填法
        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会出现部分具有湿润而导致膨胀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其本身的承受能力下降,地基的稳定性和所能够支持的强度也会有所下降,同时还会出现各种沉降问题。为了减少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加强对地基基础强度和稳定性的保证,这就需要在地基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来更换这些土壤,这就要使用分层填土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土壤之间出现孔洞、缝隙的情况,有效提升土壤的承载能力。
        2.1.2碾压夯实处理
        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地松软土壤进行夯实处理,以提升地基的支撑能力。运用这种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减少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沉降现象。根据当前不同施工方式的选择,要选用振动和机械夯实两种技术来完成对土地的夯实工作。
        2.1.3固结土壤法
        在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有液化土壤,这种情况的土壤会使土地的承受能力大大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土壤中含有许多的水分,当水分被排除后,土壤就会自动板结,同时能够使土壤的承载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这种方式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地基出现沉降的概率,且操作水平比较简单,对经济水平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2.1.4深层水泥搅拌桩
        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施工中,深层水泥搅拌桩是一个重点环节。在对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一个特制搅拌轴叶轮从地面开始沿途进行搅拌,至预定深度为止,搅拌轴叶轮的前端设置了搅拌头,将其前端阀门打开之后,通过搅拌头使水泥制作而成的水泥浆注入到土体中,搅拌头具有强制搅拌性的特征,借助这一特征,使水泥浆液、桩孔中的原土之间可以充分混合起来。

采取这一方式,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物理反应之后,土体形成了压缩性较小、强度较大的桩体,并与周围土体共同组成了复合地基基础,使土体成为了一个有机统一体,大大提高了桩基的承载性能。在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水泥土的抗压性能直接受到被加固土体性质的影响,其形成的强度则主要受到施工材料的影响,包括所用水泥标号、所用添加剂性质、粗骨料等。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施工质量。
        2.2桩基基础技术
        2.2.1振动压桩技术的应用
        振动压桩是当前建筑工程基础建设中经常会用到的形式,利用定位加压振动设施将桩压入地土层之内。这种作业形式比较简单,整体工作效率较高,不但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同时也使建设的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但这种方式也有自身的缺陷,对于现场的作业环境具有较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土质较为松软的条件,利用固定的振动设施作为桩身的位置,利用共振的原理,使各层移动及桩身减小摩擦力。当桩体下入1m后,适当加大锤击的力度,扩大锤击的范围,直至达到设计的使用位置及要求。
        2.2.2静力压桩技术的应用
        静压桩技术需要桩和自重,在前制桩中施加一定的反力,将预应力桩打入土层。因此,在桩基中,静压桩施工技术的使用具有抗冲击、振动、污染小、易于操作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施工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施工技术,有效地确保该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由于地基土层遭到破坏及挤压,对周边的建筑物及道路等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根据周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确保安全可靠。
        2.2.3树根桩技术应用
        树根桩技术与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类似,直径在7.5~25cm,但其直径比钻孔灌注桩要短上许多,因此,在进行树根桩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作业时同时进行多个桩基的作业。
        2.2.4预制桩技术应用
        预制桩现场进行加工,预先制作的木桩、混凝土桩、钢材等。预制桩的连接主要采用焊接与硫水泥锚固的方式,利用沉桩设施进行作业,主要应用的形状为圆形及方形两种,截面控制在25~55cm,柱长的范围一般在6~25cm。
        2.2.5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比较高,是一种注桩,需要使用钢筋笼作为辅助,这样才能保证桩基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在采用该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先需要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钻孔,之后需要做好孔的桩基支撑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桩体受力移动会产生相应的动态压力,可以利用其进行桩基填补,从而减少缩径。另外,应当注意清孔完成后,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需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要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其质量。
        3结语
        高层建筑工程的实行能够保证城市土地的最大化利用,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土地压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在前期做好良好的工程基础,同时要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按照相应的要求,对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有更好地了解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彭麟.建筑地基与桩基础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239-240.
        [2]王秀娟.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62.
        [3]赵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61.
        [4]吴序旺.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经验谈[J].四川建材,2018,44(05):83-84.
        [5]孙继海.基于工业厂房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